莎士比亚全集诗体中译本出版
本文选题:莎士比亚 + 诗体译诗 ; 参考:《上海戏剧》2014年04期
【摘要】:正为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于3月推出全新莎士比亚全集,这是华语地区第五套莎士比亚全集译本,也是第一个用诗体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中文译本。此前的四套版本均是散文体翻译,而这次由方平主编、主译的这个版本采用诗体翻译,以诗体译诗体,尽量使译文在语气、语言节奏感上更接近莎剧原貌。这套全新《莎士比亚全集》堪称是对莎士比亚作品搜罗最
[Abstract]:In order to commemorate the 450th anniversary of Shakespeare's birth,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published a new complete works of Shakespeare in March. This is the fifth set of complete works of Shakespeare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region and the fir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Shakespeare's complete works in poetic style. The previous four versions were all scattered style translations, but this time Fang Ping edited the main version of the translation with poetic style and poetic style, so as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more close to Shakespeare's original style in tone and language rhythm. This new set of Shakespeare's complete works is the best search for Shakespeare's works.
【分类号】:G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法理;;依然遗憾[J];出版广角;1997年01期
2 方平;;新的认识和追求——谈《新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思想[J];出版广角;2001年05期
3 易水寒;;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J];出版史料;2010年01期
4 ;名人言“书”[J];图书馆学刊;1986年02期
5 李伟民;莎士比亚文化世界——评《简明莎士比亚辞典》[J];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06期
6 梁荣超;;音乐与莎士比亚(三)[J];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博览);1998年08期
7 邢世嘉;;不倒的精神大厦: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的传奇与启示[J];思想工作;2008年02期
8 欧阳静茹;;电影界的莎士比亚——黑泽明[J];家庭影院技术;2010年05期
9 梁荣超;;音乐与莎士比亚(四)[J];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博览);1998年09期
10 卢昆;;莎士比亚和《哈姆莱特》[J];编辑之友;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朝翔;;莎士比亚与战争[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裘行洁;;斯特拉特福的启示[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C];2000年
3 臧天婴;;莎士比亚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陈少辉;;莎士比亚与司马迁死亡观比较[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5 赵连元;;审美与生活[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6 张中良;;编稿马虎不得[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7 陈志宏;;美国硅谷的创新机制[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埃·罗布莱斯;沈大力;陈明远;;《棠棣之花》法译本序言[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朱自清;;诗与公众世界[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凯;;元明清悲剧审美三题[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保青;意在出新的《新莎士比亚全集》[N];文汇报;2000年
2 易沉;莎士比亚诗作的出版历程[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兰守亭;被通俗化的莎士比亚[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莎翁真是用密码写作的“乱党”?[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杨程波;莎翁故乡旅游开发给我们的启示[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通讯员 杨英姿邋记者 余传诗;《读莎士比亚》:王元化88岁生日收到最可心的礼物[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彭镜禧;戏曲与莎士比亚之间的约与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子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晏和淘;莎士比亚与管理艺术[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10 谌 力;超越莎士比亚并不难[N];网络世界;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雅敏;20世纪莎士比亚批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宋海萍;文化性与生物性的对抗:生物—文化批评视角下的莎士比亚古希腊罗马剧[D];西南大学;2013年
3 徐畔;拓扑心理学认知空间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范若恩;麻木的群氓文学流变视野中的《裘力斯·凯撒》群氓场景反思[D];复旦大学;2012年
5 刘继华;欢乐中的深刻: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陈茂庆;戏剧中的梦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莲芳;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与《圣经》的互文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王玉洁;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李新亚;阐释爱情故事内涵的语言巨匠:莎士比亚《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张鑫;济慈追寻经典化之路与浪漫主义后世书写传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辉;莎士比亚《暴风雨》隐喻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夏小鹏;莎士比亚翻译的文体学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曾小玲;奥瑟罗的他性在原剧和帕克电影中的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4 宋艳;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地位[D];安徽大学;2005年
5 徐剑莹;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爱情故事[D];安徽大学;2006年
6 张霞;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戏剧性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娄立国;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爱的主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秋玲;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超自然因素[D];西南大学;2008年
9 董莉;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管窥其诗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春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8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08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