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荒凉山庄》中狄更斯文学叙事写作手法解读

发布时间:2018-07-01 21:37

  本文选题:《荒凉山庄》 + 狄更斯 ; 参考:《语文建设》2014年35期


【摘要】:《荒凉山庄》是狄更斯创作后期的一部作品,是他的第九部小说,自1852年发表以来,外界对这部作品就有各种声音,有的认为这是狄更斯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有人对这部作品并不看好,但随着历史的沉淀,狄更斯这部小说中所彰显风格的转变,被现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部小说可以说是狄更斯创作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他的作品具有更加精密和严谨的结构。本文通过对《荒凉山庄》进行分析,解析狄更斯的文学叙事写作手法。
[Abstract]:Bleak Hills is a late Dickens novel, his ninth novel. Since it was published in 1852, there have been various voices about it, some of whom think it is Dickens' best novel. Some people are not optimistic about this work, but with the precipitation of history, the change of style in Dickens' novel has been realiz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modern times that this novel can be said to be a turning point in Dickens' creation. Since then, his work has been more sophisticated and rigorous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leak Hills, this paper analyzes Dickens' literary narrative writing techniques.
【作者单位】: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怀珠;;一个心灵被摧残的反抗女性——《荒凉山庄》中德洛克夫人形象评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林艳青;卢秋菊;;《荒凉山庄》中的伦敦和伦敦的雾[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朱虹;《荒凉山庄》中对法律机器的描写及其他[J];名作欣赏;1982年05期

4 赵义华;;《荒凉山庄》中叙事空间的修辞效用[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5 朱沅沅;;《荒凉山庄》圣经隐喻与宗教道德化分析[J];国外文学;2009年03期

6 杨红霞;;《荒凉山庄》:“进步”浪潮中的“现金联结”[J];学理论;2011年14期

7 杨红霞;;从互文性探索《荒凉山庄》的“进步”话语[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黄亚南;;从互文性的角度观照文学作品中的相互指涉——以《整整一打》和《荒凉山庄》为例[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9期

9 杨红霞;;《荒凉山庄》里的黑色意向解析[J];文学教育(下);2011年10期

10 刘博;;外部表象与内在实际的分离——《荒凉山庄》中的社会现实与社会批判[J];科技信息;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增;龙瑞翠;;《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悦;;体制下的牺牲品——《荒凉山庄》中的法律机器[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早报记者 钱恋水;“重新激励我们致力改善下层社会”[N];东方早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永芳;《荒凉山庄》的叙事学分析[D];山西大学;2009年

2 于立新;《荒凉山庄》的创作艺术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郭权;查尔斯·狄更斯《荒凉山庄》中的法治[D];厦门大学;2014年

4 林抒蔚;试析狄更斯小说《荒凉山庄》中的法律描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吴军妍;论狄更斯《荒凉山庄》中所存在的侦探小说成分[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义华;《荒凉山庄》中的叙事修辞[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龙瑞翠;狄更斯《荒凉山庄》中小说人物阶级地位及道德属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沅沅;从社会改革幻灭到建构家庭理想[D];北京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89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089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5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