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学术新地:评两部研究芝加哥黑人文艺复兴的著作
[Abstract]:The Chicago Black Renaissa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African-American literature, but few academic work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is sense, Professor R. Baxter Hans Muller of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on the ruins of modernity-the New Chicago Renaissance from Wright to Fowell" (2012) and edited by Professor Steven Tracy of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lack Chicago" "the Renaissance Writers" (2011) is a pioneering achievement in this field of study. These two books comprehensively discuss the literary achievements of the Chicago Black Renaissance, redefine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the Chicago Black Renaissance, and put forward some innovative meanings. Points of view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君华;;透视棱镜的一角 读《中唐政治与文学》[J];博览群书;2002年03期
2 熊召政;;《让历史复活》序[J];延河;2011年09期
3 闵虹;风流自赏 情兼雅怨——曹植在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处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赵京华;;竹内好的鲁迅论及其民族主体性重建问题——从竹内芳郎对战后日本鲁迅研究的批评说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3期
5 任晓勇,侯福忠;穷而后工与达而难工——关于一种古代文学史现象的考察与思索[J];运城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6 陆葆泰;《明日的文学》应有其重要的地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7 赵仲明;;日本近代从自然主义到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若干理论争论[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02期
8 郭皓政;;明代状元与文学[J];长江学术;2009年01期
9 杜静;;简析战后初期日本文坛上的主要论争[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10 桂国平;论拜伦对近代东西方政治与文学中的影响[J];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刚;;“两个口号”论争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铁仙;;在政治与文学之间——左联时期的瞿秋白[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唐世贵;;瞿秋白与道家哲学[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4 王铁仙;;在政治与文学之间——左联时期的瞿秋白[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盖生;;负刃效应:新时期文学理论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认定的偏失[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张炯;;新时期三十年文学的回顾与前瞻[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7 黄志辉;;评价桐城文派的基本原则[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8 郑恩兵;;焦虑与荣耀共生的河北当代文学[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9 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10 黄轶;;主题规训与审美突围——重读《李自成》随想[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谁能割下一磅不带血的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雷达;变革意识 岭南风情[N];文学报;2007年
3 贺玉高;后现代时期的“典型”命运[N];文艺报;2007年
4 评风;感受晚唐文士的世界[N];文艺报;2011年
5 成青华 徐蕾;大事、大情、大理:梁衡散文的自觉追求[N];中国保险报;2003年
6 记者 陆成钢;辉煌照耀于国家 精神激励家乡人[N];嘉兴日报;2007年
7 鄢烈山(评论家);叶公超的气度与才识[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8 席玮;打通学科,超越“感”“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张永胜;让人亲近政治的文学桥梁[N];人民代表报;2003年
10 邢建勇;一部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史[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尹莹;小说中的重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天才;革命的时代镜像[D];浙江大学;2004年
3 伍晓蔓;江西宗派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蕾;现实的政治与文学的政治[D];吉林大学;2004年
2 赵泉静;浩然创作道路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金鑫;《新月》—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的兴衰[D];辽宁大学;2012年
4 刘立苹;80年代初三部“人道主义”作品论争的重新考证[D];延边大学;2008年
5 安晓东;大众传媒时代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主体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跃安;政治与文学的双重无奈[D];湘潭大学;2005年
7 贾军芹;文化局限与战后派文学的反战艺术高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冬梅;皈依与突围—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双向解读[D];兰州大学;2007年
9 李光宝;“十七年”小说中的身体书写[D];河北大学;2011年
10 陈碧君;“先锋”的崛起与没落[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3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5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