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苦闷的象征》与五四新文学

发布时间:2018-08-03 14:19
【摘要】:五四新文学是中国五四运动的组成部分,在五四运动中思想和文化启蒙运动中既是重要的工具也是成果之一。新文学的产生于发展离不开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的推动。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史上星光熠熠,鲁迅、郭沫若、陈独秀等许多新文学作家与理论家都有相似的经历,就是他们曾在日本留学。《苦闷的象征》作为日本的文艺理论著作之一,经过鲁迅介绍至国内,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三个角度对《苦》及其在中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第一,分析《苦》一书中包涵的西方文化。将“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学说”“移情说”“审美无功利”等西方学说与厨川白村在《苦》中文艺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厨川的文艺思想。 第二,从《苦》提出的“人”概念出发,对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家以人为基础的文学创作进行分析。五四时期主体意识的觉醒之后,新文学作家面对复杂和贫弱的国家,内心痛苦不已,《苦闷的象征》一书的出现,使迷茫中的中国作家找到了方向,在接受了“苦闷”的概念后,新文学中出现了“人生苦”“社会苦”的作品。 第三,对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进行分析。厨川白村认为文学应与社会有密切的关系,应用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文学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道德与政治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封建统治者通过道德控制民众,于是新文学提出了新道德的主张。进一步的分析,新文学是民众启蒙的工具,于是便出现了启蒙文学思潮。启蒙文学思潮与中国政治运动相结合,对国民性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Abstract]:The May 4th New Litera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China.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ool but also one of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nlightenment Movemen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literatur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romotion of new literature writers and theorists. During this period, many writers and theorist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such as Lu Xun, Guo Moruo, Chen Duxiu and so on, had similar experiences, that is, they had studied abroad in Japan.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Lu Xun to the country, and produced a huge imp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bitter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a from three angles. First, analyze the Western culture contained in the book "bitter". The western theories such as "philosophy of life", "psychoanalysis theory", "empathy theory" and "aesthetic no utility" were compared with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s of Kou Chuan Bai Village in "bitter", and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s of Chef Chuan were sorted out. Secondly,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man" put forward by "bitt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the new literary writers in the May 4th period based on human beings. After the awakening of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n the May 4th period, the new literary writers, faced with the complex and weak countries, were in constant pain. The appearance of the book "the symbol of boredom" led the confused Chinese writers to find their way, and after accepting the concept of "boredom", In the new literature, there are works of "life is bitter" and "society is bitter". Thir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Kou Chuanbai village thought that literature should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society, and in the Chinese society at that time, literature had close relation with politics. Under China's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morality and politics have natural flesh and blood connection, feudal rulers control people through morality, so the new literatur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new morality. Further analysis, the new literature is the tool of popular enlightenment, so there is a trend of thought in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movemen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reform of national character.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6;I31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昌;“进化论”与五四新文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张俊才;;林纾对“五四”新文学的贡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04期

3 李军;;文学:个体生命的审美[J];文艺争鸣;2006年05期

4 武新军;;五四新文学与革命文学关系研究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秦艳华;路英勇;;五四新文学出版的文化品格[J];文艺争鸣;2008年11期

6 李振声;;重溯中国新文学精神之源:新文学与晚清新思想学术运动[J];扬子江评论;2008年05期

7 朱双一;;《台湾民报》对五四新文学作品的介绍及其影响和作用[J];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04期

8 段怀清;;论辜鸿铭与五四新文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陈黎明;;现代方向上的同路人——论五四新文学与出版业互动关系[J];南方论丛;2004年02期

10 姜国;谷英姿;;讽世与变革——南社小说的社会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园;;读洪子诚著《1956,百花时代》[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2 张炯;;新三十年文学的超越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3 刘福勤;;瞿秋白与鲁迅文学传统[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4 晏如;;译事五题[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5 宋致新;吴永平;;瞿秋白与文艺大众化[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6 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宋剑华;;论“言志”诗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8 曾令存;;“40—70年代中国文学”[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纳;;社团、势力及其他——从一个角度介入“五四”文学史[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10 温儒敏;;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学义;《认同与互动》以出版视角观照五四新文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2 吴义勤 房伟;文学:在现代性的认同与互动之间[N];文学报;2005年

3 张梦阳;五四新文学发生背景的理性透视[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重新审视新文学的起源[N];解放日报;2007年

5 孔范今;出版对于新文学的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平民、平民文学和平民利益[N];文汇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徐启建;中韩专家:亚洲有一些共同的文化命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袁进;寻找失落的历史[N];文汇报;2007年

9 段美乔;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辜也平;先锋、常态与文学范式的转换[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参;五四新文学的民间文学资源[D];兰州大学;2006年

2 员怒华;“四大副刊”与五四新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卢国华;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姚涵;从“半侬”到“半农”[D];复旦大学;2009年

5 曹亚明;承续与超越[D];暨南大学;2008年

6 张艳华;五四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D];山东大学;2007年

7 张文娟;五四文学中的女子问题叙事[D];吉林大学;2008年

8 汤奇云;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秦艳华;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出版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周立民;五四精神的叙述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莹;《苦闷的象征》与五四新文学[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2 李海英;美国文学对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2年

3 温翼;忧郁:五四新文学的“时代病”[D];西南大学;2010年

4 陈瑞琴;五四新文学的儿童本位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高余;屈原与五四新文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彭胜华;五四新文学与五四运动及五卅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沈幼平;从《摩罗诗力说》到《苦闷的象征》[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刚晴;五四新文学的晚清思想渊源[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岩;论五四启蒙文学的现代性[D];西北大学;2007年

10 严莉燕;周作人的民间文学研究与其文艺思想[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162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62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5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