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寻金者》解读
[Abstract]:The emptiness of mind and the pursuit of the eternal spiritual homeland of human being caused by materialism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are the themes that French ecological writer Leclezio always pays attention to. Through the double metaphor of the theme of "seeking gold", he expresses the writer's criticism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materialism, his poetic description of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his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foreign native civilization. It endows the imaginary space of the writer with mythical symbolism and profound ecological metaphorical meaning, and expresses the writer's non-western centrism's civilization view and his pursuit of the real treasure of human being, the harmonious homeland between man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勒克莱齐奥生态文明批判”(11YJC752005)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勒克莱齐奥生态文明批判”(WGW1211)
【分类号】:I565.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方;;勒·克莱齐奥荣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2 高方;许钧;;试论勒克莱齐奥的创作与创作思想[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3 石磊;;寻找“桃花源”的《寻金者》——论小说《寻金者》对《桃花源记》的传承和延展[J];大众文艺;2010年07期
4 张亘;;男性叙事话语下的生态与女性关系——论勒克莱奇奥《寻金者》中女性形象的寓意[J];外国文学;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蒋毓舒;吴永辉;张仁玲;;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易小芳;李名家;肖尚桃;;节约型高校后勤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6 程细权;;新材料入旧格律:吴宓的文学创造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7 未志英;;《约拿书》的隐喻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曹浏;;东西方文学作品中梦的运用及其比较研究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9 李东梅;;浅析《包法利夫人》——从弗莱的模式理论阐释《包法利夫人》的文学经典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林攀;;《夜色温柔》中迪克的圣经原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杨通进;;人对动物负有何种道德义务[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正爱;;小康社会视阈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解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于艳芹;李世雁;;自然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浅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8 李小梅;沙晋明;;环境伦理观对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机制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于文杰;;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生态思想演进的历史形态[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寇东亮;;自然认同的人学根据[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7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董强;;勒克莱齐奥的世界视野[J];读书;2009年01期
2 C.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生态女权主义哲学中的彻底的非二元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论福克纳的自然观——“大森林三部曲”的生态批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黄红荔;;“水仙花”的生态批评解读[J];职业时空;2008年06期
3 李卉;;生态批评的主要着眼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4 马军红;;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司各特·斯洛维克访谈[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2期
5 帕特里克·墨菲;;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当代美国小说(英文)[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01期
6 刘丹;;回归自然,向往童真——生态批评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体现[J];作家;2009年04期
7 付文中;;《圣经》中的绿色思想探微(英文)[J];大众文艺;2010年11期
8 乔国强;读唐奈·德莱斯《生态批评:环境文学与美国印第安文学中的自我与地域》[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9 毛娟;;生态批评的浪漫主义资源[J];当代文坛;2006年01期
10 王晓华;;华兹华斯:生态意识的觉醒者[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慧;;论生态文学的开创者——亨利·大卫·梭罗知名度崛起的内外因[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潘慧影;;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西尔瓦纳斯·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文煜;;浅析《失落》中移民文化身份的重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生珍;;自然主体性: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探析[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翟业军;勒克莱齐奥《奥尼恰》:逆流而上,来到异托邦[N];文艺报;2011年
2 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靠了革命,我们今天才有可能坐在这里”[N];南方周末;2011年
3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姜小玲;我在一笔一画中感受到幸福[N];解放日报;2011年
5 深圳商报驻沪记者 卢羽华;演讲“太法国” 读者“听不懂”[N];深圳商报;2011年
6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作家都需要追求一种完善[N];深圳特区报;2011年
7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的成员、外国生态文学方向的研究生 陈蕾;2007年国外生态文学回眸[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8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 袁筱一;在流浪中发现自己的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勒克莱齐奥;都市中的作家[N];文汇报;2011年
10 记者 韩晓玲;国内外专家探讨“绿色”文学[N];湖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利华;“生态大我”与生态批评的构建[D];北京大学;2013年
2 张璐;回归自然[D];南京大学;2013年
3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4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杨丽;安妮·普鲁生态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8 谭晶华;维拉·凯瑟的生态视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杨晓辉;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刘国清;从断裂到弥合:泰德·休斯诗歌的生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对加里·斯奈德选诗的文化分析和生态主义解读[D];四川大学;2007年
2 李海丽;《愤怒的葡萄》的生态批评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4 齐文平;国内海明威生态研究评述[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毅;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尹利华;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生态思想[D];苏州大学;2010年
7 关晶;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勒克莱齐奥[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崇玲;论勒克莱齐奥创作中的生态思想[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s,
本文编号:2167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6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