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新世纪国内学者早期英国文学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8-31 17:38
【摘要】:中国的早期英国文学研究在新世纪取得了重要成绩,包括研究队伍的扩大、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专著的猛增、译著的增加、成功培养更多的博士、国内外学术交流常态化等。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扎堆现象、重复现象值得警醒;论著平均水准有待提高;仍有不少领域的研究/翻译较少或几乎没有,亟须加强;学术训练尤其是语文学训练和学术规范培训,需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基本建设仍然不足,缺乏专门的领导机构,如全国性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学会。
[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China's early English literature research has mad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clud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research team, the expansion of research field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rapid increase in monographs, the increase in translations, and the successful training of more PhDs. Normalization of academic exchanges at home and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ces many problems: piling up phenomenon, repetition phenomenon is worthy of warning; the average level of works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fields of research / translation less or almost no,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urgently; Academic training, especially language training and academic normative training,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persistently; infrastructure is still inadequate and specialized leadership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National Medieval Renaissance Society, are still lacking.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外国文学研究三十年”(09AWW001)
【分类号】:I56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松林;;西方文化视野中的文学与人——评蒋承勇的《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6期

2 熊炜;;浅谈波提切利的绘画艺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3 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J];文史知识;2000年02期

4 王建成;李勤;;怀亚特十四行诗:突破传统,直抒真情[J];文教资料;2007年14期

5 张华;;中世纪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模式[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6 董世斌;;早期文艺复兴文学作品中的乔托形象[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7 朝辉 ,雪野;论“黑暗时代”的概念偏颇——从文艺复兴的承继看中世纪西方文明[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8 岚沁;利比亚诗歌点滴[J];阿拉伯世界;1984年02期

9 王俭美;非理性·象征·理性——析西欧中世纪艺术特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10 弗拉基斯拉夫·扎依采夫 ,俞灏东 ,杨秀琴;欧玛尔·海亚姆的神的悲喜剧[J];国外文学;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学才;;浅议东方文艺复兴[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2 李之鼎;;曹雪芹与但丁[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3 陈光照;;东西方两位大旅行家笔下的中国——徐霞客与马可波罗游记之比较[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莹;;体验人生瞬间与遵从传统习惯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颜学军;;马洛“欲望”戏剧的伦理维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朱卫红;;贞洁·美德·报偿——论《帕梅拉》的贞洁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蒲若茜;;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林玉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伦理思想及其矛盾困惑[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颜红菲;;莎士比亚悲剧的伦理冲突与审美现代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贲恩;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N];学习时报;2000年

2 刘乃银;中世纪英国女性的声音: 第一部英文自传《玛格丽?坎普之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邱华栋;翁贝托·埃科:智力的空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黎力;白银时代:俄罗斯的文艺复兴[N];文学报;2003年

5 黎力;白银时代:俄罗斯的文艺复兴[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瑞典)阿海;北欧海盗时代的巨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潘盛;外国文学中的现代性转型[N];文艺报;2006年

8 董强;《昨日之岛》:荡向文学之极[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苏耕欣;哥特小说:中产阶级的矛盾[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布谷;彼得·梅尔与普罗旺斯[N];中国邮政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卫忠;巴赫金诗学的双重性思想[D];浙江大学;2005年

2 胡琳;欧洲近代长篇小说成型过程中的史诗距离与文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管南异;进退之间—本杰明·狄思累利的“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王志耕;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怀俊;走向神坛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慧;艾柯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丁建宁;超越的可能:作为知识分子的乔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媚;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但丁[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夏道静;马洛的含混[D];安徽大学;2005年

3 任媛媛;亚瑟王传奇中的骑士精神[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薛冬岩;不可为而为之[D];河北大学;2005年

5 邢晋;《魔戒之王》的原型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明亮;“哈莱姆文艺复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宁;十九世纪晚期美国黑人的“文艺复兴”[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彭青青;欧洲中世纪文学象征思想及其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成军;骑士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徐迪彦;弥尔顿诗歌伦理学批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15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215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6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