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小镇畸人》中畸形人物探究

发布时间:2018-10-10 06:34
【摘要】:舍伍德·安德森被威廉姆福克纳誉为“美国当代作家之父”,而安德森的杰作《小镇畸人》更是被誉为一部“一流的心理学文献”和一部“关于美国异化的寓言”。 通过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杰出的写作手法,安德森深刻的揭示了一群处在美国转型时期的“畸人”的内心世界。通过二十五个短小的故事,《小镇畸人》形象地描述了这些“畸人”的生存状态。由于理解和爱的缺失、现实社会与他们理想之间存在的鸿沟,以及梦想的幻灭,这些“畸人”的灵魂大都扭曲。在描述“畸人”时,作者并非仅停留于他们生理缺陷,而是透过他们畸形的外表直指他们扭曲的内心。从“畸人”的外表看,他们的畸形主要通过他们异于常人的手和眼睛表现出来。而在这群“畸人”的内心深处,他们更是承受着各种各样心理疾病的折磨。在《小镇畸人》中,安德森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内心活动以及他们对爱和理解的强烈渴望。 这篇论文运用新批评理论和文化理论来研究《小镇畸人》这部作品,并探究了这部作品中“畸形”的美学和文化意义。 该论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简单介绍了这部小说发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重点介绍了美国内战和工业革命对美国人民的影响。第二章集中论述了畸人外表和内心的扭曲表现。他们外表的畸形是他们内心扭曲的体现,而他们的心理扭曲导致他们异于常人的行为举止。第三章阐述了造成他们“畸形”的原因。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根源于他们不堪回首的往事以及他们对梦想的过分执着,也与社会的转型以及文化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Abstract]:Sherwood Anderson is praised by William Faulkner as the father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ers, and Anderson's masterpiece, "the malformation of small towns", is also known as a "first-rate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and a "fable about American alienation". Through the author's keen insight and outstanding writing techniques, Anderson profoundly reveals the inner world of a group of "abnormal people"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25 short stories, the "small Town Terror" vividly describ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se "odontists". Due to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love, the gap between the real society and their ideals, and 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ir dreams, the souls of these abnormal people are mostly distorted. In describing "malformed people", the authors do not only dwell on their physical defects, but point to their distorted hearts through their deformed appearance. From their appearance, their deformities are manifested mainly through their unusual hands and eyes. In the heart of this group, they are suffering from all kinds of psychological diseases. Anderson vividly describes their inner activities and their strong desire for love and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uses the new critical theory and the cultural theory to study the novel "the malformed people in small towns", and explores th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formity" in the novel. The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novel, focusing on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nd the impac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n the American people.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distorted appearance and inner expression. Their physical deformities are a reflection of their inner distortion, which leads them to behave differently.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s the causes of their deformities. The reasons are diverse, not only because of their unthinkable past events and their excessive attachment to dreams,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and the lack of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榕;突破语言之栅──评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刘宇;;通往心灵和谐的旅程——乔治·威拉德在《小镇畸人》中的成长历程分析[J];考试周刊;2009年47期

3 吕新花,杜小梅;生活表象下的真实——评《小镇畸人》中的怪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赵莉;;《小镇畸人》中的女性形象及作者的女性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1期

5 徐娟;;梦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小镇畸人》的结构主义解析[J];海外英语;2011年01期

6 王亚红;;象征主义在《小镇畸人》中的运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左贵凤;;《小镇畸人》中的词汇衔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1期

8 周正履;杨跃;;从《小镇畸人》看安德森的创作艺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9 张玉婷;;爱的失落——解读《小镇畸人》中的三位女性形象[J];文教资料;2009年10期

10 宁媛媛;;“畸人”背后的生命真相——从伯格森理论解读《小镇畸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方智敏;;一曲没落贵族的哀歌——评舍伍德·安德森的《兄弟之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方智敏;;危机与幻灭 孤独与畸变——评舍伍德·安德森的《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瑞峰;;《小镇畸人》的和谐之美——叙述视野中的小说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烨;;用精神分析批评解读《小镇畸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姚小菡;;《成熟》中的仪式化片断——从成长历程和集体经验看《小镇畸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董衡巽;;美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启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文俊邋译;要把词与句像挤牛奶一样挤得干干净净[N];南方周末;2008年

2 邱华栋;田瑛的湘西传说之树[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邱华栋;一串珠子缀满了探索[N];文艺报;2007年

4 钟志清;阿摩司·奥兹以写作寻求心灵宁静[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王问生;“世界上最适合作家创作的城市”[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黄昱宁(书评人);巴黎永远没有个完[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7 句承蜩;安德森,离家出走的作家[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刘凌;走近国际文坛大师的当代小说名家[N];海南日报;2006年

9 何朝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及其背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小西;虚幻的印度,无根的奈保尔[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蔚;《小镇畸人》中畸形人物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莉;《小镇畸人》生态批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晴晴;从叙事角度分析《小镇畸人》中乔治·威拉德的成长[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相云燕;《小镇畸人》中舍伍德·安德森的表现主义艺术[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杨乃峰;《小镇畸人》的荒诞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6 田静;《小镇畸人》与《圣经》[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7 黄云;《小镇畸人》中言说主体的符号学解读[D];中南大学;2010年

8 刘海燕;《小镇畸人》中“爱的失落”主题的解读[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陈方;《小镇畸人》的异化主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钟琰;论舍伍德·安德森《小镇畸人》中的两性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61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261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f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