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虚无——论川端康成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Abstract]:Kawabata Yasunari has created a series of lifelike characters which may be influenced by his advocating female beauty. Readers ten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emale images created by Kawabata and ignore male images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When we divide the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sex and then look at the role of female and male images in the nov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intention of the writer to shape them, The male images in Kawabata Yasunari's novels hav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nd irreplaceable functions: they are not only the foil of female images, supporting roles or props,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express female beauty; Their melancholy mood, emptiness and loneliness are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Kawabata Yasunari's nihilistic thought.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313.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海燕;;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月亮意象[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金雅;聂振斌;;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莫先武;;也谈朱光潜的“人生美学”——兼评《人生美学的创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钱江;“象征”之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张应中;;以古出新 雅而能谐——评周啸天《欣托居歌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刘锋杰;;朱光潜与宗白华:美学双峰的并峙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江守义;刘欣;;“纯正的趣味”:朱光潜的批评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傅阳;;解读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9 杨心林;;刍论娱乐表演标志及其设计[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张公善;;重建新生活的倡议书——论王安忆《叔叔的故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额尔敦;《江格尔》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孔令顺;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5 钟虹滨;自由与创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深;体育课程美学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文新;丰子恺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9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毓航;领导艺术的审美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干艳娟;宫体诗创作题材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汤万松;高尔夫专业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单桂芬;许秦豪电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龙文娟;论川端康成创作中的色彩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闫加磊;吸收与转化[D];江南大学;2011年
6 梁伟达;译者审美心理视角下《水浒传》两英译本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朱国佳;人间胜境的文化变迁——兴坪镇渔村的人文资源与文化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明;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角度看中国古诗英译中模糊美的再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华眉;论爱的对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万谊;知情交融与小说创作的理论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量;;东方主义视野中的华美文学男性形象建构[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黄新辉;;从《吃碗茶》看华裔男性形象的传承与超越[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杜宇;;乔治·桑妇女小说形象解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 唐梅花;;论卡夫卡长篇小说中男性形象的角色模式[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马小雪;;困境中的艰难求索——托妮·莫里森《秀拉》中主要男性形象解读[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9年04期
6 何玉萍;赵征军;;《简·爱》两种译本中男女形象的比较研究——在女性主义视域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蔡威;;《爱玛》女性视域下的男性形象[J];作家;2010年12期
8 宗蔚;;赛珍珠作品中的女性主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朱洪祥;;康拉德作品中的东方男性形象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许锬;盛周丽;;丑恶的他者,失败的自我——《喜福会》中的华人男性形象解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蔡鸣雁;;矛盾与迷茫的重合——再析《雪国》中的男主人公岛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汪美琼;;《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方卫平 赵霞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一部百年经典的当代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裴蕾;法国人喜欢“演”诗歌[N];四川日报;2008年
3 沈志兴(《我的名字叫红》译者);《我的名字叫红》:我翻译的第一部土耳其语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玲;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D];苏州大学;2006年
2 金美英;中韩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王红梅;梁贵子与池莉婚姻爱情小说比较[D];延边大学;2011年
4 金英兰;中国朝鲜族小说与在日朝鲜人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献静;伊迪丝·华顿笔下的男性形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闫晶;病态中的男性—田纳西·威廉姆斯三部主要作品中的男性形象评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郝媛媛;寻找灵魂的现代人[D];暨南大学;2004年
4 章瑜;论谷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于晓霞;汤亭亭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张琴;从双重声音话语解读汤亭亭的男性形象塑造[D];武汉大学;2005年
7 乔莎;奥斯汀笔下的男性[D];山西大学;2008年
8 尹成岩;颠覆与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智华;性别与权利[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曹倩;易卜生后期剧作中男性形象的伦理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24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2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