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用英美文学阅读培养学生诗意审美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5 17:38
【摘要】:英美文学以其博大精深的异域文化内涵与审美品质对其阅读者的审美品位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在名著经典中来感受诗意的审美情趣,是培养学生诗意审美的一条有效途径。
[Abstract]:Anglo-American literatur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aesthetic taste of its readers with its profound foreign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quality.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poetic aesthetic taste by reading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works and experiencing poetic taste in classics.
【作者单位】: 吉林体育学院;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7243)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
【分类号】:I106-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虞建华;“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永忠;;朱光潜的美学与人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童兆升;方英姿;;英美文学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余振齐;;当下:我们能艺术化生存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武捷;;孔子美学的康德式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王荣萱;;从美学角度阐释华兹华斯的诗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6 陈淑杰;;李贺对楚辞的接受和创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赵丁玲;;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柴娇;何劲鹏;姜立嘉;;从美学角度论体育教材特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9 王永娟;石雷鹏;;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的有效融合探析[J];才智;2012年12期

10 赵进良;;发挥诗教功能,构建中职生精神家园[J];成才之路;2010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伍永忠;康有为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东阳;中国审美意识之心理考古[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深;体育课程美学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冯晖;京派小说与道家因缘[D];暨南大学;2008年

7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8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童丹;中国古典诗词俄译时的意象转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王浩滢;中国写意画的美学特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惠;唐诗柳意象审美文化价值新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陈煜鑫;楚雄彝族头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秋恩;朝画今拾 共铸经典[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金莲;中国古典美学“境”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艺璇;理性的光辉:柏拉图的诗学思想[D];西北大学;2011年

7 赵艳敏;传统武术动作名称的意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静;藉中国古典美学试析《吕蓓卡》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D];河南大学;2011年

9 何颖晗;后现代视觉传播的碎片化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谭润芳;论中西体育的美学差异[D];中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华;谈英美文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02期

2 史惠风,王纪东;多媒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文本与视觉的互动:英美文学电影改编的理论与教学学术研讨会[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8年02期

4 佘敏;;探析英美女性乌托邦小说的创作发展轨迹及其思考[J];作家;2010年02期

5 ;征稿启事[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01期

6 王红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介质转换——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5期

7 丛松;真实·简洁·诗意──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散论[J];集宁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8 张薇;论伍尔夫小说的诗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辛珏如;;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科学性影响[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3期

10 李晓琴;;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的走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黄家燕;;醉心于操纵语言的魔术师——试论纳博科夫的语言技巧在《洛丽塔》中的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罗益民;;性别伦理美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批评的新方向[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月亭;;乔伊斯与印象主义[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赵稀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的后殖民颠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牛虹;如此“过关教练”[N];光明日报;2002年

4 郜元宝;不绝如缕的忧患[N];文艺报;2005年

5 杨仁敬;美国文学与美国文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村上春树再掀“麦田热”[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小乔;唐纳德·斯通:论亨利·詹姆斯的文学批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王泉根(文代会代表);国际儿童文学澳门论剑[N];中国艺术报;2006年

9 朱振武(上海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破解丹·布朗成功密码[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邹兰芳;读图时代的视觉冲击[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晓倩;“零度”与诗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程颖;从诗意到真实[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龚丽娟;和谐·诗意·虚无[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殷兆武;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隐喻研究及启示[D];新疆大学;2011年

5 田丰;现代性批判之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寿琴;哀婉、淡远的艺术风格[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莲;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话语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谭爱娟;论文学作品中的残疾书写及其隐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郑博仁;解放了的弗兰肯斯坦——浪漫主义与哥特文学传统在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或现代普罗米修斯》中的体现[D];四川大学;2003年

10 王s,

本文编号:2333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33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b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