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伊利亚特》的弓箭叙述

发布时间:2018-11-29 12:29
【摘要】:《伊利亚特》中弓箭的地位不高,弓箭手的形象倾向青春化,依赖性和非理性的一面较明显,弓兵的作用也没有重点叙述,史诗存在着明显的扬枪抑箭倾向。这种倾向是荷马身处的文化现实的反映。枪和箭既是武器也是含义丰富的文化符号,受制于父权制的文化现实以及定居的农牧生活方式,荷马不能理解青春化的弓箭手背后隐藏着的母权制时代的宗教意义,对弓箭手进行了有意的贬抑。史诗扬枪抑箭的倾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希腊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古希腊艺术视觉化的美学品格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Abstract]:In Iliad, the position of bow and arrow is not high, the image of Archer tends to youth, the dependence and irrationality are obvious, the function of the Archer is not described emphatically, and the epic has obvious tendency to shoot and suppress arrow. This tendency is a reflection of Homer's cultural reality. Guns and arrows are both weapons and rich cultural symbols, subject to patriarchal cultural realities and settled farming and pastoral lifestyles, and Homer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religious significance of the matriarchal era hidden behind the youthful archers. The archers were deliberately belittled. The tendency of the epic to raise the gun and suppress the arrow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and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humanistic thought of ancient Greek culture an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 of the visual art of ancient Greece.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I545.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虹;;《伊利亚特》的人神合一[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余频;;浅析西方近代《荷马史诗》相关译论[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赵山奎;;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从卡夫卡的一封信解读其《乡村医生》[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道格拉斯·凯恩斯 爱丁堡大学 译者 吕厚量;《伊利亚特》中的自我与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 杨丽娟;大外教授填补世界翻译史空白[N];辽宁日报;2010年

3 张燕燕;荷马史诗 古希腊地理学的序曲[N];中国测绘报;2004年

4 郑士生;精益求精译精品 承前启后勤攀登[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马晓燕;美发起“归家行动”征文,让士兵讲述战地故事[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孙琪;奇特瑰丽古希腊 传承世界荷马诗[N];人民政协报;2008年

7 朝戈金;从“荷马问题”到“荷马诸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乔纳森;古典学家的深度[N];东方早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那日苏;《伊利亚特》与《江格尔》战争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高峰;《江格尔》与《伊利亚特》审美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龚利春;《江格尔》与《伊利亚特》主要英雄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岳芮;《荷马史诗》的现代书写[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咏青;俄底修斯智慧的启迪[D];安徽大学;2011年

6 张丽娜;神话帷幕里的现实演绎[D];西南大学;2012年

7 申强;西方现代文艺中的“奥德赛母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8 王丽芳;美狄亚问题的伦理学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9 关艺yN;伦理选择与道德目标:论奥德修斯的返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卜甜甜;还乡·望夫·寻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64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64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9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