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谢利》看英国现状小说的“去激进化”及其价值
[Abstract]:Based on Charlotte Bronte's novel Sher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vels of the present Britain and the radical social movements such as charter school, Lud school and so on. The role of this type of novel in the process of de-radicalization in the mid-Victorian period is further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WW01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620)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亭;;自由与责任——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廊桥遗梦》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命运选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吴琳琳;肖腊梅;;《已知世界》的“对话性”构建策略[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康玫;王艳飞;曹花娥;;从女性主义角度剖析《恋爱中的女人》的女性人物[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赵康太;;悲喜剧的兴衰与社会价值的变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5 陈丽萍;;浅议埃德加·爱伦·坡推理小说中的社会价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党立新;郭春莲;;生死超越与人间情怀——《优雅之手》的母爱情缘[J];电影评介;2008年22期
7 王永友;;论哈姆雷特行为延宕的社会价值[J];作家;2009年14期
8 杨贺男;唐伟;;文艺复兴启蒙精神及其历史定位[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9 王晓娟;;论卢梭《忏悔录》的历史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瑾;陈卓;;从夏洛蒂·勃朗特的《谢利》看女性体验的削弱[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山柯;;从《白雪公主后传》看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嬗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红;;“文献”小说——《嘉莉妹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邵丹(美国);今年美国流行粉红色[N];文艺报;2003年
2 梅明;美华裔:书写唐人街历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斯荛(编辑);日记是作家的另一种手稿[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石剑峰邋陈肖秋;卡夫卡手稿自由了![N];东方早报;2008年
5 见习记者 唐仲江 实习生 侯建斌;中法侦探小说家对话在京举行[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鲍同;山崎丰子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谭雯;日本诗话及其对中国诗话的继承与发展[D];复旦大学;2005年
3 张广奎;人民诗人卡尔·桑伯格[D];中山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莉;《俄亥俄州的瓦恩斯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张素侠;激进与保守的对立与平衡[D];郑州大学;2007年
3 欧华恩;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福塞特的小说主题、历史成因及其价值[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丹;《半生》和《魔种》中的流散主题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5 宋岩;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格列佛游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长东;特里丰诺夫与他的《莫斯科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马丹丹;刘易斯:美国文学的多棱镜[D];吉林大学;2005年
8 黄立丰;女性与《哈姆雷特》批评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康素霞;梅吉与王琦瑶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罗珏;现实主义和物质主义在高尔斯华绥首个三部曲人物刻画中的体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66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6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