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冯内古特对后现代生态环境的思考——《猫的摇篮》新解

发布时间:2018-12-21 16:42
【摘要】: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名作《猫的摇篮》,指出冯内古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他在小说中运用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透过一个"世界末日"的故事,深刻地描绘了后现代背景下科技、人性、自然的异化与失衡及其导致的各种生态危机与灾难,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后现代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思考。
[Abstract]:This paper reinterprets Kurt Vonnegut's masterpiece the Cradle of Cat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and points out that Vonnegut is a writer with ecological distress consciousness. Through a story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he profoundly depicts the alienation and imbal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 nature, nature and various ecological crises and catastrophes caused by the post-modernism in his novels. Fully expressed his concern for the post-moder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inking.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外语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系;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尚晓进;虚构的另一种意义——重新解读冯内古特的《猫的摇篮》[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胡帆;;论生态文明的新视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罗小云;跨越世纪的政治预言——冯尼格特后现代小说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4期

4 陈世丹;高华;;论冯内古特构建的适于后现代人类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1期

5 柏云彩;;反思科技:外国生态预警性作品中的科技形象及其生态意识[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乐黛云;;生态文明与后现代主义[J];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单建国;;人 自然 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沈琳;;作家与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创作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孙璐;;生命的绿色赞歌——小议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5 欧阳靖;;《黑骏马》的生态审美之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周清叶;;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生态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7 胡敏;;从《还乡》看哈代的生态和谐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胡水琴;;路在何方?——科马克·麦卡锡的《路》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李一岚;;论纳博科夫小说《绝望》中的镜像对称和虚构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胡敏;;哈代小说的生态意识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潘慧影;;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西尔瓦纳斯·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程颖;但汉彪;;《白噪音》中的生态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林峰;;从生态哲学角度解读劳伦斯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朱林国;;心灵位置的坚守和精神居所的建构——徐俊国的精神生态诗学研究[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校育;;论水族歌谣中的生态意识[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士苗;;论苗族文学中的生态审美观[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3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4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D];浙江大学;2010年

6 唐文;权力·死亡·荒诞[D];山东大学;2011年

7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陈佳冀;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上海大学;2011年

9 万雪梅;美在爱和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付瑛瑛;“传神达意”[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3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琳;迟子建小说意象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施晖;王小波杂文随笔中的“黑色幽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焓;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宋智慧;陌生化理论视域下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唐洁;流浪方舟[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斌;顾琳芳;;冯内古特人道主义宗教观探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2 邱耕田;三个文明的协调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7年03期

3 李春程;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尝试[J];教育评论;2001年06期

4 许倩;;荀子生态道德思想探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贾治邦;;林业应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J];林业经济;2007年12期

6 回建;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J];求是;2004年04期

7 严又萍;傅俊;;《洪疫之年》——又一部生态预警小说[J];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05期

8 朱新福;《白噪音》中的生态意识[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5期

9 范英,梁世红,李振连,刘小敏;新时期道德新标准的内容与实践[J];现代哲学;1996年01期

10 潘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J];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牧;;作为“显学”的“生态批评”[J];山东文学;2011年07期

2 姜乘鹤;;全新解读爱德华·福斯特两部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J];考试周刊;2009年42期

3 牛磊磊;;浅析《时震》狂欢化的艺术思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4 熊安沅;陈东;;生态自我的觉醒——解读多丽丝·莱辛的《日出草原》[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赵增虎;;生态批评视角下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崇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余巧云;;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蓝色的海豚岛》[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3期

7 陈果;;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老人与海》[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杨善根;苏静;;自然之美与真的观者——论济慈诗歌之生态意识[J];钦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卢国荣;;《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薛冰莲;;阿特伍德小说《浮现》的生态批评解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生珍;;自然主体性: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探析[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峰;;边缘化的冷眼旁观与后现代的思维向度——鲁迅与卡夫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陈慧;;论生态文学的开创者——亨利·大卫·梭罗知名度崛起的内外因[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艳萍;;荒野情结与草原大命——《熊》和《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倩;贾丝玉;;狼图腾——《狼群中的朱莉》中的狼意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9 尚必武;;异质叙事与深渊镜像的分野——嵌入叙事的二分法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韩晓玲;国内外专家探讨“绿色”文学[N];湖北日报;2008年

2 清衣;“超越梭罗:文学对自然的反应”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N];文艺报;2008年

3 李占舟;谁能击败冯内古特[N];光明日报;2006年

4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5 邓金明;冯内古特,玩的就是“光棍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向若萌;国外生态文学热潮风起云涌[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程继田;文学批评学建构的新维度[N];太原日报;2010年

8 马驰;如何走出后现代[N];文艺报;2010年

9 薛玉凤;传统的“后后现代”小说[N];文艺报;2011年

10 陈增福;生态意识与诗人的言说姿态[N];吉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2 张生珍;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韦华;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12年

4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世丹;库尔特·冯内古特对现实世界与小说世界的解构与重构及其新历史主义倾向[D];厦门大学;2002年

6 吴笛;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D];浙江大学;2004年

7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杨丽;安妮·普鲁生态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王菊丽;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河南大学;2005年

10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生态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叶玲;从生态主义角度解读薇拉·凯瑟的作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晶晶;精神荒原中的生命体悟[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育烽;海明威的自然观[D];厦门大学;2006年

5 王颖思;追寻“诗意的栖居”[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覃春华;论卡明斯诗歌中的生态意识[D];贵州大学;2008年

7 陈天然;哈代的自然观[D];厦门大学;2008年

8 吴起;生态哈代[D];苏州大学;2006年

9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10 翟乃海;崇敬自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89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89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7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