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以时间的方式思考存在——卡夫卡的时间叙事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4 18:14
【摘要】: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时间叙事不仅仅是一种叙事技巧,更多的是一种哲学观念对文本的直接参与。卡夫卡的时间哲学构成其时间叙事体系内各部分之间的本质性关联。卡夫卡的时间叙事技巧与时间哲学在根本上具有不可调和的双重性悖反特征。就时间叙事艺术而言,对立物表现为运动与静止、循环与延宕、断裂与绵延;在更深的时间哲学层面,则是有关永恒与瞬间、艺术时间与日常时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行动与徒劳、希望与绝望、存在与虚无。
[Abstract]:In Kafka's works, the narrative of time is not only a narrative technique, but also a direct participation of philosophical ideas in the text. Kafka's philosophy of time constitutes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s of his time narrative system. Kafka's time narrative skills and philosophy of time fundamentally have irreconcilable dualism. As far as the narrative art of time is concerned, the opposites are represented as movement and stillness, circulation and delay, fracture and extension; At a deeper philosophical level of time, it is about eternity and moment, artistic time and daily time,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action and futility, hope and despair, existence and nothingnes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悖反之艺与存在之思——卡夫卡作品叙事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1YJC752038)
【分类号】:I52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颖;;自由写作[J];读书;1993年07期

2 冀桐;畏父·叛父·审父——略论卡夫卡创作中的父子冲突主题[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3 廷芳;黎奇;;卡夫卡书简日记选 书简篇[J];出版广角;1997年01期

4 格非;鲁迅和卡夫卡[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1期

5 赵山奎,宁杭红;卡夫卡的小说与“语言空位”[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6 孙坤荣;卡夫卡和他的《乡村医生》[J];译林;1980年04期

7 克劳斯·W·乔纳斯;邢惕夫;;现代文学的著名代表作家卡夫卡[J];世界文化;1983年05期

8 叶廷芳;山高水险有觅处——再论卡夫卡的艺术特征[J];文艺研究;1986年04期

9 车成安;一个充满悖论的艺术世界——论卡夫卡创作的思维特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6期

10 余凌;;地窖中的“穴鸟”[J];读书;199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华娟;;异化的人群 绝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2 桑迪欢;;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曾艳兵;陈秋红;;钱锺书《围城》与卡夫卡《城堡》之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何峰;;边缘化的冷眼旁观与后现代的思维向度——鲁迅与卡夫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5 赵山奎;;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从卡夫卡的一封信解读其《乡村医生》[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傅新娟;;解读卡夫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林少华;;村上春树在中国——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铮;《海边的卡夫卡》风靡德奥[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残雪:卡夫卡的意味[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李晓莉;充满隐喻的世界[N];西安日报;2003年

4 曾艳兵;卡夫卡与基尔凯郭尔[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凌俊;《海边的卡夫卡》热席卷日本[N];文学报;2003年

6 胡志明;德语文学研究的一代风流人物[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石剑峰邋陈肖秋;卡夫卡手稿自由了![N];东方早报;2008年

8 沈维藩;《海边的卡夫卡》——当今日本社会的批判书[N];深圳商报;2003年

9 康慨;法国大诗人博纳富瓦获卡夫卡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施依秀;卡夫卡:逃跑的新郎[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明明;感知的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柳东林;西方文学的非理性特点及禅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廖峻;迪伦马特戏剧中的迷宫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6 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施赞聪;权力与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D];吉林大学;2009年

9 张克芸;“变形”抑或“被解除变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饰玉;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吉林大学;2004年

2 何芬;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曲伟;试论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陆霞;卡夫卡的象征[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黄玲;残雪对卡夫卡小说模式的接受与变异[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弘;孤独的行路人——卡夫卡和鲁迅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窦燕;“我写的一切都与您有关”——荣格心理学视阈下的卡夫卡及其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蔡智敏;卡夫卡小说的生存论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大奎;卡夫卡悖论式人格解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蒋志纯;从《审判》中看卡夫卡的“罪”与“罪感”[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0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40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