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诗散文:布罗茨基的《悲伤与理智》

发布时间:2019-03-15 11:23
【摘要】:杰出的俄语诗人布罗茨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英语散文家。他生前最后一部散文集《悲伤与理智》是他散文创作的集大成者。通过对这部文集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对布罗茨基散文的内容和形式、风格和特色有更深的认识。诗歌和散文之间早有"散文诗"和"韵律散文"等交叉体裁,而《悲伤与理智》一书的文体更可定义为"诗散文"。布罗茨基曾言茨维塔耶娃的散文"是她的诗歌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有论者也认为布罗茨基的散文同样是他的诗歌之"继续"。事实上,在布罗茨基的创作中,诗和散文这两大体裁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二者间并无分明的主次地位或清晰的从属关系。以《悲伤与理智》一书为代表的布罗茨基散文创作所体现出的鲜明个性,所赢得的巨大成功,表明布罗茨基的散文不仅是其诗歌的"继续",更是一种"发展",甚至已构成一种有其独特风格和自在意义的"存在"。
[Abstract]:Brodsky, an outstanding Russian poet, is also an outstanding English essayist. His last collection of essays, sadness and reason, was a great success in his prose creation.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is anthology,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rodsky's prose. There are many cross genres between poetry and prose, such as prose and prosody, and the style of sadness and reason can be defined as poetry and prose. Brodsky has said that her prose "is the continuation of her poetry in another way", and some commentators think Brodsky's prose is also the "continuation" of his poetry. In fact, in Brodsky's creation, poetry and prose, the two genres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there is no distin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atus or clear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vivid individuality and great success of Brodsky's prose cre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book sadness and reason, show that Brodsky's prose is not only a "continuation" of his poetry, but also a kind of "development". It has even constituted a kind of "being" with its unique style and sense of freedom.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
【分类号】:I712.07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艺;;舟子安在?——从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与俄语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对话”之旅谈起[J];俄罗斯文艺;2014年01期

2 朵渔;;奥登:必须爱这个世界[J];山花;2014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晓利;生活与存在:茨维塔耶娃抒情长诗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约·马·库切;罗西弗;;库切谈布罗茨基[J];外国文学动态;2006年02期

2 刘文飞;;悼布罗茨基[J];出版广角;1996年02期

3 刘文飞;;布罗茨基诗选[J];出版广角;1996年02期

4 刘文飞;;“布罗茨基诗群”三诗人诗选(三首)[J];诗刊;2005年11期

5 邹汉明;;一位诗人的受难史——读《布罗茨基谈话录》[J];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19期

6 约·布罗茨基;汪剑钊;;约·布罗茨基诗选[J];星星诗刊(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7 周兵;哈维尔与布罗茨基之争[J];天涯;1999年03期

8 徐春芳;;哀泣的缪斯——致布罗茨基[J];绿风;2002年02期

9 约瑟夫·布罗茨基;刘文飞;;布罗茨基诗七首[J];飞天;1994年12期

10 阿宁;;布罗茨基的意义[J];新青年;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西川;;关于中日2006诗歌对话的一点感想[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姜媛;领略布罗茨基精神之美[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汪剑钊;一个新的但丁俯下身子[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小松;布罗茨基英文本诗集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谷羽;布罗茨基译唐诗[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特约记者 顾明;“不太一样”的布罗茨基[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6 谷羽;在困境中寻求出路[N];中华读书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康慨;布罗茨基离苏后首份采访录音曝光,痛贬叶甫图申科[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这个世界需要真正的诗人[N];深圳商报;2012年

9 张新颖;互联网时代的笨拙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史月妹;诗性散文─布罗茨基散文创作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万平;布罗茨基的诗歌世界[D];吉林大学;2004年

3 徐宝俏;布罗茨基诗歌的艺术世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辛鹏;论布罗茨基的诗歌态度和观念[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40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40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c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