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喧哗与骚动》的时间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9-03-16 17:34
【摘要】:威廉姆.福克纳是20世纪最具创造性、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意识流这一写作技巧的开创者之一。福克纳的意识流作品在他规模庞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和意识流文学的发展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喧哗与骚动》以其富于创造性的形式,复杂的结构以及深刻的主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福克纳以来,围绕《喧哗与骚动》的主题,创作手法,人物塑造,时空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尽管这些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小说中时间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小说时间结构与人物时间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康普生三兄弟时间观的成因,及福克纳撰写以时间为主题的小说的意义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述。 在《喧哗与骚动》中,一方面,时间的处理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福克纳利用独特的时间处理方式,重建结构上的时间顺序,并用多种时间叙事方式如倒叙,情景再现,意象,词语重复等使小说叙事能自由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营造出了一个纷纭多彩的时间的世界。另一方面,小说人物各不相同的时间观念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化了作品主题。因此,关注《喧哗与骚动》中时间的处理方式及人物的时间价值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也有助于把握作者的时间观,对于理解福克纳其他意识流作品也有重要意义。 福克纳深受柏格森时间观的影响,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分析《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柏格森将时间分为心理时间和空间时间,认为发展中的心理时间才是真正的时间,钟表变成衡量时间的错误的装置。他的绵延理论认为绵延尤其在记忆中表现出来,在记忆中过去残留到现在。他的理论为福克纳创作小说人物的时间困扰,为小说时间主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了最恰当的范式。 本文运用柏格森时间理论探讨了康普生三兄弟和保姆各不相同的时间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于时间和秩序的理解,系统分析时间观念差异的成因,并从小说结构方面论述人物时间观与小说时间结构之间的联系,最后探索福克纳以时间为主题的小说的深刻意义。首先,本文运用柏格森心理时间理论分析福克纳的时间观念对创作的影响。其次,本文论述了小说特殊的时间结构与人文时间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系统探究康普生三兄弟及保姆不同的时间观和成因。班吉一片混沌,无法感知时间;昆丁生活在旧南方的记忆中无法自拔;杰生视时间等同于金钱,期望通过掠夺财富来打败时间;而他们的黑奴迪亚西却活在当下,与时俱进,接受了时间浪潮带来的一切。通过分析,康普生一家对于时间的困扰与南北战争后的历史社会背景,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最后,福克纳通过展现康普生三兄弟的时间困扰及人物各自的结局,隐喻对待时间、传统与现实的态度:过去、现在和将来构成了历史的全部,过去的痛苦可以通过忍耐在未来得以克服。迪亚西所做到的是福克纳没能做到的,他走了一条错的路,却指给读者一条对的路,这才是福克纳说“迪亚西比我勇敢”的真正原因。 本文论证了以下几个新观点:首先,本文论证了小说结构与小说人物时间观念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并说明了它们与主题之间的紧密关系。其次,本文系统分析了福克纳本人及书中康普生三兄弟对时间的困扰其成因,这种困扰与当时的黑人解放、白人垃圾崛起、南方贵族倒台等种种社会变化息息相关。最后,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运用意识流手法和倒叙手法来追述过去,本文认为这些手法的使用不仅是为了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更是为了凸显主题:任何试图控制时间,抵抗时间的行为都将以失败而告终,人们应该正确地对待时间,他对于过去的追述是为了让人们懂得立足当下,关注现在,不断向前走。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碧文;评析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艺术手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卢玮;从《喧哗与骚动》看福克纳小说中的俄底浦斯情结[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3 冯溢;姚进;;从《喧哗与骚动》看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形象[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王振昌,陈静梅;浅析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结构特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刘平;浅析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J];理论界;2004年05期

6 黄艳丽;;从《喧哗与骚动》看福克纳的时间观[J];作家;2009年16期

7 全群艳;迷路的现代人的神话——论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边丽君;;用原型批评方法解析《喧哗与骚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张福勇;;一部关于时间的小说——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张曦;;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叙事结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玉颖;;福克纳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初探——析著名小说《喧哗与骚动》[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张慧仁;;自然:内心的需要——福克纳超越时代的自然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4 赵文书;;种族主义的余辉——简评福克纳的《夕阳》[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徐青;;福克纳:一个现代乡土作家[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6 王雪逸;;论《我弥留之际》中的复调特征[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欧阳立博;;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多角度叙述结构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黄明;;艺术的想象与想象的艺术——论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的创作[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炎秋;;诗歌叙事与小说叙事(提纲)[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绍信;;阿成小说叙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齐修远;“花心”阿来不停地改变[N];中国邮政报;2005年

2 邹海仑;中国福克纳文学介绍的开山者和集大成者[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余杰;福克纳:羞怯的乡下人[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杨鸥;心系福克纳的李文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邱华栋;挤出南方土地的脓[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陶洁;福克纳的评传[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汤奇云;她给了我们无法拒绝的希望[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士曾;新生的《掠夺者》[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郭伯雄与澳国防部长福克纳共同发表联合声明[N];解放军报;2010年

10 杜鹃;美国独行刺客回国要继续行刺本·拉丹[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m 波;乱中求序—《喧哗与骚动》的文体特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张鲁宁;历史语境与文本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廖增湖;沸腾的土地——莫言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代晓丽;福克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叙事修辞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曾军山;斯诺普斯三部曲的互文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葛纪红;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话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朱振武;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心理美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9 李萌羽;全球化视野中的沈从文与福克纳[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谌晓明;符指、播散与颠覆:福克纳的“斯诺普斯三部曲”之解构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铮;论《喧哗与骚动》的时间价值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侯建芳;《喧哗与骚动》的“史诗”地位[D];兰州大学;2010年

3 朱鹊飞;论《喧哗与骚动》中的时间叙事策略[D];中南大学;2012年

4 冷艳丽;《喧哗与骚动》的复调特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杨双友;《喧哗与骚动》的叙事特色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何珊红;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伦理学解读[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邢艳;《喧哗与骚动》的新历史主义剖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8 袁秀萍;论福克纳作品主题和风格的普适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可;《喧哗与骚动》之经典叙事分析[D];湖南大学;2013年

10 付颖;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D];江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41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41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2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