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主义视角下解读《看不见的人》
发布时间:2019-04-08 17:57
【摘要】:拉尔夫·埃里森(1914-1994)二战后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之一。从三十年代后期首次发表文章以来直到1994年离开人世,拉尔夫·埃里森对美国文学、文化、种族以及身份问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丰富的社会阅历帮助他用七年的时间创作出了一部震撼全世界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自1952年问世,在美国社会乃至世界文学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并被誉为划时代的小说,被称为反映美国现代黑人生活的一部史诗。1953年,拉尔夫·埃里森又凭借《看不见的人》相继夺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1965年,该小说被评为美国二战以来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小说。美国一些有影响力的书评报刊,,比如《纽约时报》、《时代》、《星期六评论》都各自高度评价了这部小说,充分肯定了它重要的文学性,并一致称它为美国黑人奋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 《看不见的人》是一部描写黑人生活经历的小说,作者从黑人的现实生活中获取素材,描写一个出身穷苦的南方黑人少年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所经历的各种磨难和痛苦。整部小说以传记小说的形式,以主人公作为叙述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无名无姓的黑人所经历的一系列的冒险,探索自我身份的故事。因此,该小说是一部典型以身份危机作为主题的小说。小说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后殖民主义因素,使读者不难感觉到美国黑人的磨难不再来自以往白人赤裸裸的殖民主义剥削,而来自一种隐形的剥削形式,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看不见”的后殖民主义剥削。 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多个角度解析《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大多集中在叙事理论、象征主义、成长主题等方向上,很少有学者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本文旨在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解读《看不见的人》这部作品。后殖民主义是解读《看不见的人》的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解读这部作品,本文更加强调摆脱种族歧视、他者的身份的重要性,对促进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民族大融合,建设和谐世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将《看不见的人》置于后殖民主义理论框架中,以弗朗兹·法侬的种族和身份的观点,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和他者的观点,以及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的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来解读该小说中主人公的身份变化历程,进而剖析了导致主人公身份变化的根源。 本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经历,作者的文学成就。其次,介绍这部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最后指出本论文的研究特色、目的及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概括介绍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框架和理论支撑。首先,介绍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定义,揭示出后殖民主义不同于以往殖民主义的经济上的赤裸的剥削,而是指一种无形的文化的渗透,这种后殖民主义理论在文学上的影响和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其次,介绍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观点,其中,详细介绍与《看不见的人》相关的法侬的“种族主义”观点,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和“他者”观点,以及巴巴的“第三空间”的观点。 第二章:分析主人公探寻身份的历程。首先,描述主人公所经历的一系列身份的变化,从美国南部的大学生到油漆公司的工人、医院的病人,再到兄弟会的发言人,最后成为地下室里的“隐形人”。其次,本章通过分析主人公的身份变化进一步剖析身份变化给主人公心理所带来的变化,揭示出主人公从天真无知到怀疑觉悟,最后觉醒成熟的心理历程。 第三章:探讨主人公身份危机产生的根源。主人公之所以成为“看不见的人”是因为白人根本拒绝去看他。本文首先通过法侬的“种族主义”理论分析得出种族主义是主人公身份危机的主要障碍,其中,种族主义在白人和黑人身上所表现的形式是不同的。其次,本文通过赛义德的“他者”理论分析得出黑人被作为“他者”的身份也是导致主人公身份危机的原因,其中,包括黑人的文化身份和社会身份。本文最后通过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分析得出黑人在两种文化碰撞的第三空间中的身份的不确定性也是导致主人公“无形”身份的一个因素。 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对正文部分分析的总结,并指出本文的创作意义所在。本论文通过分析主人公“看不见”的身份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剖析主人公由于身份变化所带来的心理的变化。本论文基于后殖民主义理论着重分析主人公在自我身份寻找过程中由天真无知走向怀疑领悟,并最终觉醒成熟的心理变化,从而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属于“第三空间”,也就是既不属于白人世界,也不能回归到自己的黑人身份,而是一个真正的“看不见的人”。较之其他黑人小说,该小说的意义更深刻,影响力也更为深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45479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孙淑丽;;在绝望中追寻——评拉尔夫·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谭惠娟;试论拉尔夫·埃利森早期短篇小说的艺术手法[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3 李建仓;《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意蕴探寻[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4 乔艳;;《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寻找自我的历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陈兰薰;;论《看不见的人》中的反讽[J];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6 陈明芳;刘瑶;;论人际语法隐喻对刻画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妙用——《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两次演说之对比[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宫玉波,梁亚平;殉难、复仇、融合——试评美国文学中黑人形象的嬗变[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5期
8 刘洁,徐鸿凯;试析美国黑人小说《看不见的人》[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2454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5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