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普鲁斯特的写作‘信仰’--试析《驳圣伯夫》中的互文性

发布时间:2019-04-09 15:06
【摘要】:普鲁斯特作为20世纪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而又充满神秘的作家,是他以一本《追忆似水年华》让人回归失落的时光,同时又以特殊的文风给予了文学史上一次革新,而其写作革新的秘密通常就掩盖在其作品之中。旨在通过对他作品发展的研究,以他未出版的作品《驳圣伯夫》的为中心,来解密这位作家。这部文集既被看做是《追忆似水年华》的浓缩版同时又是他同时代一部重要的文学评论,在其中充斥着他的美学理论和写作问题研究,,通过以现代文学理论互文性为依据,研究普鲁斯特从阅读到写作,从模仿到原创的这一过程,从而从中窥探普鲁斯特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论文的第一章对互文性理论进行了详述,并对遗传批评和互文研究论进行了区分,对热奈特的超文性概念给予了详尽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对《驳圣伯夫》文本发展的研究,以此通过对普鲁斯特创作中从阅读到写作这一过程的分析,阐述模仿这一隐藏的创作手法。普鲁斯特通过将自己的模仿的才能和对于相似敏感的把握能力相结合,为自己的美学观奠基了基础,使得这一模仿过程成为创新必不可少的阶段,从而获得文本的原创性。第三章,主要对普鲁斯特这一互文性理论的隐性运用对于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给以论述。
[Abstract]:Proust, as a great writer and full of mystery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was the one who returned to the lost time with a book reminiscent of the years of Water, and at the same time gave the last innovatio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with a special style of writing. And the secret of innovation in his writing is usually hidden in his work. The aim is to decrypt the writer through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 work, centered on his unpublished work, the Saint Berf. This anthology is not only regarded as a concentrated edition of reminisc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literary review of his contemporaries. It is filled with his aesthetic theory and research on writing problems, based on the intertextuality of modern literary theor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cess of Proust from reading to writing, from imitation to originality, so as to probe into one aspect of Proust's creation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intertextuality theory is described in detail, genetic criticism and intertextuality theory are distinguished, and Genette's concept of hypertextuality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e second part is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 of "Barge Saint Berf",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from reading to writing in Proust's cre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dden creative technique of imitating. By combining his ability to imitate with his ability to grasp similarity, Proust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his aesthetic view, and made the imitation process an essential stage of innovation, thus obtaining the originality of the text.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licit application of Proust's intertextuality theory on literature and art.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65.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仁章;最新出版的普鲁斯特书简集[J];译林;1992年01期

2 张宇;;虚幻普鲁斯特[J];青年文学;1997年02期

3 沈喜阳;;普鲁斯特的存在之“线”[J];文学教育(上);2007年01期

4 范里;;校长答普鲁斯特问卷[J];教育;2011年12期

5 钟丽茜;;从圣湖到蒸馏水——评艾伦·狄波顿《拥抱似水年华》[J];南方文坛;2007年05期

6 潘丽珍;《追忆逝水年华》艺术价值初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7 张旭东;;“拯救是我个人的展现” 普鲁斯特与历史哲学[J];读书;1989年Z1期

8 赵柏田;挽紧时间的缆绳——普鲁斯特论[J];书屋;2002年03期

9 郭冬仙;;做一个大度的人[J];校园心理;2007年06期

10 杜杜;;吃的徒劳[J];明日风尚;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方三华;袁玉梅;张纬萍;李成檀;魏尔清;;普鲁斯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糖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魏晓慧;;互文性翻译理论观照下的中国电影名称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山奎;;传记伦理及其现代转向[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兴;;学术争鸣和学术质疑是科学发展的动力[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汪剑钊;;当生命熟透为尘埃[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殷人平;龚礼青;;论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理论中的反传统性[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8 刘清荣;;《赫索格》的原型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包茜;;无形的和声——谈当代艺术理解与阐释中历史意识的现时性[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10 余中先;;法国的书信文学[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中先;普鲁斯特的小玛德莱娜蛋糕[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施康强;花丛中的普鲁斯特[N];中华新闻报;2005年

3 周克希;逝去的时光怎样追寻[N];深圳商报;2004年

4 本报书评人 河西;默默忍受厄运之洗礼[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紫金;普鲁斯特:离“真实”最近的现实主义作家[N];文艺报;2011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朱烨洋;周克希:仍在追寻逝去的时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涂卫群;他真的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吗?[N];大众科技报;2001年

8 记者 杨骏;李肇星同摩纳哥元首举行会谈[N];人民日报;2006年

9 周克希;让文字变得鲜活而永恒[N];文汇报;2004年

10 彭伦;使劲打开壳,发现里面闪光的内容[N];深圳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5 戴鸿斌;缪里尔·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刘迎春;古法英译话互文[D];苏州大学;2008年

7 焦亚东;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炜;中国大众文化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梁建东;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研究(1914-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互文性解读[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繁;《狼图腾》英译本的互文性解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翔;公益广告中的互文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德美;A.S.拜厄特《占有》中的互文性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静;普鲁斯特的写作‘信仰’--试析《驳圣伯夫》中的互文性[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侯斌;汉英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7 范李娜;互文性理论在动画片文本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绍静;从文本到超文本[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喻红华;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55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55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6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