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逐的爱:酷儿理论视域下的《莫瑞斯》
本文关键词:酷儿理论视域下《紫色》“涉同”片段三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3年
被放逐的爱:酷儿理论视域下的《莫瑞斯》
汪帆
【摘要】:E.M.福斯特是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文艺评论家、人文主义思想家。作为跨世纪的文学家,他阅历丰富,经历了英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巨变,同时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一生创作的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本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在其小说中,《莫瑞斯》是一部典型的同性恋小说,小说因其同性恋主题而备受争议。E.M.福斯特对异性恋社会中的同性恋有着深刻的思考。他在该部小说中所表达出的主旨甚至已经超出时代的界限。 E.M.福斯特去世后不久,一种新的关于性与性别的理论在西方开始盛行,并在短短的几十年迅速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理论——这就是酷儿理论。酷儿理论并不像很多人误解的那样,是对同性恋的鼓吹和宣扬,而是一种包含着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同性恋的现象以外,还包括易装、阴阳同体、乃至变性以及所谓的“第三性”的现象。它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质疑异性恋霸权。而在E.M.福斯特的作品《莫瑞斯》中所提倡的正是反对严格的异性恋同性恋的两分结构,消除性别身份的歧视,追求自由与社会和谐的思想。 本文旨在用酷儿理论在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小说中的同性恋及异性恋,并结合作者的自身经历,对小说中具有明显“酷儿性”的主人公进行分析,探讨作者本人对于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点与酷儿理论的契合之处。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其中包括研究目的,,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以及对小说作者和酷儿理论的介绍。 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父权社会下的性观念,这一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的是父权社会下同性恋与异性恋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同性恋在异性恋社会的现状。第二部分写的是小说《莫瑞斯》的社会背景。 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主要指出了小说《莫瑞斯》中出现的两种爱情:同性之爱与异性之爱。 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在酷儿理论视角下小说对同性恋的探索。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蓉;;困惑和期盼——论《莫瑞斯》中的同性恋主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黄洋;从同性恋透视古代希腊社会── 一项历史学的分析[J];世界历史;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旭霞;;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2 代堂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让妇女回家”[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3 刘丽凤;;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性别与性:后现代女权主义与酷儿理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姜冬艳;;《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悲剧根源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5 张海兰;唐鳌;;《强盗新娘》对父权制的颠覆[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6 吴雁飞;;“柏拉图式的爱”之真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熊金才;;同性婚姻权之性理论探析[J];东方法学;2009年03期
8 饶浩芸;刘玲;;论当代电视文化的性征动向[J];东南传播;2006年12期
9 程波;羊桂华;;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的“边缘文化策略”——从叙事模式角度看中国当代先锋电影中的同性恋亚文化[J];电影文学;2007年21期
10 杨婧;;经历过伤痛的我们究竟何去何从?——酷儿理论下酷儿电影发展简略谈[J];电影文学;2007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晋;;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曹晋;;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3 朱丹;;社会标签下的同化与回归——中外影视中的同性恋边缘人建构[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4 孟丽娟;林美宇;;我国“另类媒介”的媒介生态和内容研究——基于11种AIDS-同性恋社群内部刊物的实证分析[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3 邱国成;古代希腊的个人与自由[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艾尤;在欲望与审美之间[D];苏州大学;2006年
6 于冬云;厄内斯特·海明威与现代性的悖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拥军;性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徐蔚;男旦:性别反串[D];厦门大学;2007年
9 刘燕;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杨启平;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当代大陆/马华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涛;论《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中菲利普人格的转变[D];湘潭大学;2010年
2 江华;艰难的联结—E·M·福斯特小说潜含的现代性主题[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敏;《从同性恋的亚文化角度解读美国酷儿电影的演变历程》[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4 蒋宏;先秦情诗与古希腊情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晶晶;同样是一种爱[D];南昌大学;2010年
6 王敏;怪异理论视角的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源;同性恋的身份压力及应对策略[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8 谢嘉沂;严歌苓同性恋小说的创作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彭玥;影像中的霓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雅妮;论雅典城邦时代的妇女地位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备闻;;性之后?——当前酷儿理论研究状况[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2 杨陌;;从酷儿理论的角度分析电影《霸王别姬》[J];娘子关;2010年05期
3 林德福;段绍俊;;酷儿理论视阈中的王尔德[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王飞;;解析20世纪90年代新酷儿电影[J];电影文学;2011年04期
5 余环;;茜丽的酷儿之路——《紫色》对性身份两元对立的解构[J];考试周刊;2009年41期
6 张佳;;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酷儿——试用酷儿理论分析中国古代的酷儿现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张丛丛;;“酷儿”视镜下解读《西游记》[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都岚岚;赵娜;;酷儿理论视域下的陈染小说[J];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傅淑琴;李洪;;简析作为文学批评方法的酷儿理论[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5期
10 李梅英;;萌芽于女性小说的“酷儿”意识——《杜拉拉》系列小说的性别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畅畅;赵瑜;;同志、身份/认同与空间——对中国内地同志网络空间生存及(集体)行动可能性之探察[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李孔铸;;同性恋、异性恋、自恋及道德颠覆——《聊斋志异·封三娘》解读及其他[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3 李鹏;张敏鸣;;同性恋男性和异性恋男性在观看色情视频时的大脑fMRI激活差异[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吕富媛;;女权(女性)主义的流派演变及其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胡少华;徐丽娟;汪启东;徐晓俊;胡健波;魏宁;张敏鸣;许毅;;男性同性恋性刺激诱发的性厌恶反应的脑激活模式[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曹晋;曹茂;;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李士樑;陈海燕;;预防艾滋病 应该重视同性恋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曹晋;;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9 董兴义;陈满庆;;论狱内押犯同性恋问题与防治对策[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10 刘克俭;顾瑜琦;;女同性恋的现状与研究[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徐安琪 厦门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文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银河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风笑天;[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武汉大学 严泽胜;[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袁浩龙;[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4 朱景文;[N];法制日报;2007年
5 肖巍;[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李银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逍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曾立平;[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吕频;[N];中国妇女报;2009年
10 刘军;[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尤;在欲望与审美之间[D];苏州大学;2006年
2 钟京伟;詹姆斯·鲍德温小说的伦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边静;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4 何凤琴;不同性取向棕色田鼠的行为与相关激素、受体和递质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少华;男性同性恋大脑结构和静息态脑功能的磁共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杨启平;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当代大陆/马华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晓峰;课程文本中的身体建构[D];西南大学;2013年
9 许毅;男性同性恋的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都岚岚;后回潮时代的美国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帆;被放逐的爱:酷儿理论视域下的《莫瑞斯》[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美娟;从酷儿理论视角解读《美丽曲线》[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余环;自由与和谐的探求与奋斗:酷儿理论对《紫色》的解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白熙月;酷儿理论关照下爱丽丝·沃克作品《父亲的微笑之光》和《紫色》的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5 白杨;酷儿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玉婷;从酷儿理论角度解读《父亲的微笑之光》[D];兰州大学;2012年
7 房丽君;自由与和谐的探求[D];鲁东大学;2013年
8 丁美杰;《莫里斯》和《奥兰多》中的酷儿形象[D];安徽大学;2012年
9 张楠;中西方同性恋现象比较与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曹槟;酷儿理论视域下《紫色》“涉同”片段三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酷儿理论视域下《紫色》“涉同”片段三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6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