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捉迷藏的人——论伯尔的美学思想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516.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群;;隐匿的修辞——初论卢梭《致达朗贝论剧院的信》的形式与结构[J];国外文学;2007年01期
2 李玉萍;;形式为内容作评——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再思考[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6期
3 艾法雷姆·阿尔帕兹;郑斌;;《肖像·纪念·回忆——为本杰明·龚斯当而作》[J];法国研究;1992年02期
4 朱晓荣;;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简析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驻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王薇;复调形式与缤纷内容的精心契合——论小说《换位》的形式与内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李玉梅;;音与义,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读《雪夜林边驻足》有感[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3期
7 凌芝;;浅析《荒原》的形式与内容的“非个性化”[J];青年文学家;2010年15期
8 岳国法;;艾丽丝·默多克小说观的哲学根源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贺骥;;统治万物的三位一体——海因里希·伯尔对天主教的批判[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陈文钢;;现况与展望:苏珊·桑塔格美学思想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焦小婷;多元的梦想[D];河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伟;论华兹华斯有关普通人的诗歌中的重复现象[D];扬州大学;2008年
2 赵元;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十四行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阙春梅;诗歌交流过程中的和汉互译尝试[D];厦门大学;2008年
4 严厚安;论汤亭亭的《女勇士》中的“推拉式”叙述技巧[D];苏州大学;2006年
5 孙安胜;“雄心”中之不足[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6 郑海婷;大形式:形式—手法—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蒋芳;分裂之后的世界:论薇拉·凯瑟《教授的房子》的艺术特色[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徐卉;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魏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小说形式理念[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张巧凤;文学内在价值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3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7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