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态度”的表达与意识形态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9-05-19 07:47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研究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语言在该系统中是"手段",透过对语言的分析,可以判断语言使用者对人、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因此,研究评价的态度资源可以揭示语篇的意识形态。本文拟运用评价系统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进行态度资源分析,目的在于揭示语篇是如何通过态度资源表层语言形式的表达来体现深层的意识形态意义的。
[Abstract]:Evaluation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focuses on various attitudes that can be negotiated in discourse. Language is a means in this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we can judge the position, viewpoint and attitude of language users towards people, things and things. Therefore, the attitude resources of evaluation can reveal the ideology of discourse. This paper intends to use the evaluation system to analyze the attitude resources of Rose dedicated to Emily, in order to reveal how the text embodies the deep ideological meaning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the surface language form of attitude resources.
【作者单位】: 惠州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心理学项目“英语文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之研究——以《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评价理论研究为例”(08SJY010)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永生;;语篇中的意识形态与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论马丁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10期

2 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珍;;英语广播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特点分析——以一则广播稿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陈宏;;专门用途英语核心情态动词实证研究——以法律语篇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丁素萍;白云超;;从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人际主位功能看不同学科的语言特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任长普;张竹莉;周美才;;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冯浩;刘宇慧;;认知型情态的人际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李灵哲;;试析语篇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课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李俊;;中文房地产广告研究的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8 宋加高;潘子正;;《锦瑟》两种英译文本的概念功能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琚长珍;;汉语社论语篇的主位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郭福霞;;主位推进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邱姣;;态度系统视角下《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陈吉;;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语[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梁素芹;曹杏;;韩礼德情景语境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Oracles & Miracles及其中译本《“剩”贤奇迹》个案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陈治安;周忠杰;;词典封面广告语篇研究:一种评价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彭静;;语境,牵制和影响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苏妮娜;;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情态手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国华;国际商务信函的语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崔玲玲;英语政治新闻中意识形态的批评语篇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娜;政治演讲中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潘志娟;从语域分析的角度看《卖花女》中人物语言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磊;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篇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课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马春芬;《茶馆》两个英译本的语域等效实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董欣蓉;中美领导人就气候话题讲话中情态责任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张琪;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古诗饮酒五不同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姬尧;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的批评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刘银燕;;《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女性在场的缺席——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视角[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黄薇;;芬芳的玫瑰悲伤的恋歌——《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3 黄运亭;;爱米丽和她的诗[J];许昌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4 邵锦娣;没有玫瑰的故事——评述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艺术[J];外语学刊;1995年04期

5 肖明翰;;为什么向爱米丽献上一朵玫瑰?——兼与钱满素先生商榷[J];名作欣赏;1996年06期

6 魏玉杰;“上帝与撒旦的冲突”——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主题分析[J];国外文学;1998年04期

7 覃庆辉;爱米丽的矛盾与困惑——福克纳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赏析[J];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8 孟凡韶;“一个倒下去的纪念碑”——《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简论[J];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9 熊源,孟志刚;倒下的南方贵族纪念碑──评《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张宇红;一座父权社会里的女性纪念碑——对威廉·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女性解读[J];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严艳;;美国南方旧道德摧毁的一朵玫瑰:论爱米丽的悲剧人生[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东娟;;真正的主角——浅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叙述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谢齐阳;;布宁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接受情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永波;;浅议“垮掉派”文学的“垮掉”价值[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姜博;;后现代意识形态下遗失的美国梦——浅析琼·狄第恩的《向伯利恒跋涉》[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邱畅;;中国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误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郭跃华;;《蝴蝶君》中的霸权主义意识形态[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杰;;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10 王小航;;母性的枷锁——读凯特·肖班的《觉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薇;以哥特叙事烛照华裔美国文学[N];文艺报;2009年

2 金浪;穿越“镜中森林”的阅读冒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王杨;“历史·记忆·文学”学术研讨会召开[N];文艺报;2008年

4 林精华;如何认识中国的俄罗斯问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云也退;寻宝者的死亡仪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6 张和龙;《大海》——艺术的胜利[N];文艺报;2006年

7 张和龙;《论美》:文化冲突的艺术再现[N];文艺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跋列兰;莱辛:超越性别的时代书写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王树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巴别尔接受史:20世纪俄罗斯精英话语的裂变与重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李杰;未来世界的警世寓言[N];财经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咏梅;深陷重围的骑士精神——高文诗人及其《高文爵士和绿色骑士》[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亦佳;杰姆逊的文本阐释理论与阐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明明;感知的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伟;詹姆逊与乌托邦理论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于冬云;厄内斯特·海明威与现代性的悖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阎伟;萨特的叙事之旅[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荆兴梅;托妮·莫里森作品的后现代历史书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饶静;太初有言—诺思洛普·弗莱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舒奕;时隐时现的福克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肖丰;詹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慧敏;《飘》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写[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长星;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理论[D];新疆大学;2005年

5 王小菲;论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小静;从《美国悲剧》看大众文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7 唐鳌;论《黑暗之心》的情感结构[D];浙江大学;2006年

8 徐燕;黑色浪漫主义[D];安徽大学;2007年

9 张奇娜;卡夫卡阐释的叙事性探析[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李林林;从马克思女性主义看《呼啸山庄》的女性社会地位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0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80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8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