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罗赞诺夫的“手稿性”书写探析

发布时间:2019-06-01 10:05
【摘要】:罗赞诺夫是白银时代的一位奇才,他的创作冲破传统的藩篱,大胆独特,不拘一格,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体风格——"手稿性"书写。《心灵独语》、《落叶集》正是具有"手稿性"书写特征的作品,它看似散乱、纷杂,实际上却构成一个完整的修辞体系,对俄罗斯许多作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罗赞诺夫书写的"手稿性"的叙事风格和"私密性"格调入手,旨在探究罗赞诺夫看似随意书写风格背后的诗学意蕴。
[Abstract]:Luo Zanov is a wizards in the Silver Age. His creation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barriers, bold and unique, and creates a new stylistic style-"handwritten" writing. "spiritual solilinguism". Deciduous Collection is a work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ndwritten" writing. It seems to be scattered and miscellaneous, but in fact constitutes a complete rhetorical system,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many Russian write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art with the narrative style and "privacy" style of "handwritten" written by Luo Zanov,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etic implication behind Rozanov's seemingly casual writing style.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哈尔滨学院;
【基金】:2013年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成果
【分类号】:I51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金亚娜;;美学家在改革中的思考[J];读书;1989年12期

2 金亚娜;;В.罗扎诺夫的哲学和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崇拜主题[J];外语学刊;2005年06期

3 郑体武;洛扎诺夫的文学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新;;李白艺术与人生的“现代性”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王达敏;《徽商》:面对历史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洪增流,管建明;叙事角度中的传统和现代意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朱鹏飞;;柏格森:“理念”论美学到“生成”论美学的桥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黄颖;;文学形态与媒介变革——对网络文学的检视与评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方国武;“理念”的玄思“道”的顿悟——兼论中西美学之迥异风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钱晓红;试论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刘萍;黑格尔与叔本华悲剧理论来源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李伟民;;后经典叙事中的黄梅戏: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邵萍萍;廖小云;;浅析《化身博士》的叙事技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戴方方;;《最蓝的眼睛》的多文本叙事结构和多元叙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阙诗涛;;《红字》前言创作的真实目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胡润森;;曹禺在中国和世界悲剧史上的地位[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5 雷龙乾;;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哲学危机[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高永亮;;社会转型期的网络媒介叙事:情绪宣泄与利益诉求的表达[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7 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卫国;;人道主义的悲剧与悲剧性的人道主义——理解海德格尔纳粹事件的悲剧境域[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刘雯;;网络传媒的“审丑”研究——“小月月”事件折射出的消费投射与消费欲望[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2 李绍杰;《名利场》叙事技巧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3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淑玲;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向静;抗战新闻漫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兰;;浅析兰斯顿·休斯《救赎》的反讽艺术[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2期

2 苏娅;;人为幸福而生——评维·托卡列娃作品中名言警句运用的独特风格[J];语文学刊;2008年15期

3 张竞见;;从《洛丽塔》看弗拉基尔·纳博科夫的零度写作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王兴业;诺贝尔文学奖漫评[J];天中学刊;1995年01期

5 赵友斌,梁永洪;疏淡素雅细腻婉约——曼斯菲尔德的小说艺术[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6 郝越男;;一样的讽刺 不一样的风格——《围城》与《我是猫》讽刺风格比较[J];民营科技;2011年01期

7 刘红艳;;精巧幽默见真功——论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风格[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Z2期

8 朱爱茹;高媛;;“隐藏”在普法战争中的莫泊桑[J];作家;2008年16期

9 马立;;驳华盛顿·欧文是“美国文学之父”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唐逸红;论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艺术特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丽丽;;《紫颜色》的色彩象征体系[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汪丽影;;没开枪的理由——简析大冈升平的《俘虏记》[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3 李倩;;从《世界丑闻》解析博尔赫斯的“作家”身份[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4 戴鸿斌;;《铁蹄》与《党生活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龙海;;关公战木兰——透视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之间的文化论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吴文南;;沈从文和哈代作品中的乡土精神之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吴飒;;迷雾、虚无与存在——堂米格尔·乌纳穆诺及其《迷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8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9 李唯中;;纳·迈哈富兹小说艺术的发展阶段[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10 吴飒;;失去的伊甸园和穆蒂斯的梦——评《将军峰》的主题思想[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春景;贴着灵魂的叙述[N];河南日报;2000年

2 黄集伟;普通人的喧嚣与孤独[N];信息时报;2003年

3 石舒清;澄明 健康 和谐[N];宁夏日报;2004年

4 李保平;巴乌斯托夫斯基的普宁[N];辽宁日报;2007年

5 康慨;德国向以色列作家授勋 阿莫斯·奥兹获歌德奖[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商报特约记者  魏芦华;新思维方式下作家为什么而作?[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流沙;文化 商业化的前提[N];中国保险报;2003年

8 陈亮 译;不思变革的作家视野太狭隘了[N];文艺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李晋悦;文学何处觅英雄[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德国记者 邵建光;德作家新作惹争议[N];中华新闻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张琼;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D];复旦大学;2005年

3 邓中良;奈保尔小说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王敬慧;永远的异乡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汪隽;列斯科夫的创作与民间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金举;“自我实现”与“超越”的室生犀星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叶红;永不枯竭的心灵之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迟晓虹;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想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王洪琛;荒诞的人——加缪文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卢婧;《金色笔记》的艺术形式与作者莱辛的人生体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志;从《永别了,武器》中读海明威的艺术风格[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张绘;起伏的情感,跌宕的风格[D];重庆大学;2005年

3 王玉明;折中的斯坦贝克[D];安徽大学;2006年

4 田璐;塔·托尔斯泰娅小说诗学特征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开;《尤利西斯》叙事体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霍小娟;超越苦难的生命之歌——艾芜与杰克·伦敦流浪作品比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7 焦春宏;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中的声音效果[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征;论博尔赫斯作品中的书籍与阅读[D];暨南大学;2008年

9 叶继峰;《麦不死》中的私小说性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萌;冲绳作家目取真俊的文学特色[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90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90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b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