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斯:一位抵抗虚无的作家
[Abstract]:Danilochis, a writer in the former Yugoslavia, was an ill-fated figure. Born into a Jewish family, he experienced Nazi occupation, Stalinist rule and ethnic conflicts before the dissolution of Yugoslavia. Because he died young and liked reading more than writing, he was not a prolific writer. His works included two novels, three collections of short stories and three collections of essays. His three collections of short stories can be regarded as a series, writing about the destruction and causes of humanity under two different centralized systems. Among them, the Tomb of Boris Davidovic is regarded as a classic work describing centralization after Orwell's 1984 and Kusler's the darkness of noon.
【分类号】:I543.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娜;;海明威死亡主题的局限性探源[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2 简·达利,顾目;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与文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05期
3 余泽民;;死亡也是一种人生的美丽——匈牙利小说家帕依·安德拉什及作品[J];小说界;2007年04期
4 金龙格;;假如这个世纪最黑暗的岁月来临[J];书城;2011年08期
5 李泓臻;;守望一方虚无美的净土——透过《雪国》看川端康成的日本式虚无[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贾志浩;;剖析海明威作品中的虚无思想[J];山东文学;2008年09期
7 裴亚莉;;美国西部影像与文字——论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和电影的关系[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3期
8 张妍;;虚无的美——浅析《维荣的妻子》的现代孤独[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米克沙特;;我最喜爱的书[J];少年文艺(阅读前线);2006年05期
10 张碧波;;实现川端文学虚实合一的媒介——《雪国》、《古都》中镜子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楚;;晋江籍菲华作家及其贡献[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素珍;;美国“新新闻主义”的扛鼎之作——评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3 吴文南;;沈从文和哈代作品中的乡土精神之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包丽丽;;《紫颜色》的色彩象征体系[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5 刘阳;;米修作品中的道家投影[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6 汪丽影;;没开枪的理由——简析大冈升平的《俘虏记》[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7 吴飒;;迷雾、虚无与存在——堂米格尔·乌纳穆诺及其《迷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8 戴鸿斌;;《铁蹄》与《党生活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唯中;;纳·迈哈富兹小说艺术的发展阶段[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10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硕良;细看俄罗斯的神秘性[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谢青桐;“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中土年代”[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康慨;科斯塔奖揭晓,《青年斯大林》败给了二战创痛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王坤宁;王蒙盛赞俄作家巴别尔小说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舒罕;林·拉德纳:其实并不冷冰冰[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萧莎;年迈的生命,年轻的爱情[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诗人斯大林(文化视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8 陈贤迪;约旦作家代表团访问上海[N];文学报;2008年
9 张建华;中俄之间的精神桥梁[N];人民日报;2006年
10 余扬;太宰治:“斜阳”中窥看“人间失格”[N];文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弘;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张琼;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靓;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杂糅性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孙艳华;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的幻想空间[D];吉林大学;2009年
7 朱桃香;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王宗杰;新世代女性文学の位相[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胡玉;韩国民众文学与中国底层文学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王敬慧;永远的异乡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新颖;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小说中的《圣经》原型[D];河南大学;2008年
2 申永镐;孙昌涉与郁达夫自传体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霍小娟;超越苦难的生命之歌——艾芜与杰克·伦敦流浪作品比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彩莲;《都柏林人》镜中的世界[D];武汉大学;2005年
5 郭飞;论海明威的虚无主义[D];安徽大学;2013年
6 琚轶亚;微笑的虚无主义[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高岩;文学创作心理学视野下爱伦堡的《解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真;伊凡·布宁短篇小说集《幽暗的林间小径》主题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织女;形式即内容[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薛红宏;美国梦的挑战[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4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1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