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探究
发布时间:2019-08-29 16:52
【摘要】:相对于福柯的其他理论,异质空间理论少被提及。20世纪70年代空间转向以后,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才不断地得到重视和研究,,但依然存在很大空白。本文试图从各个角度来廓清异质空间的大致轮廓。 第一章中,笔者回顾了空间发展的历史,以说明福柯异质空间在空间发展史上的定位和革新,通过对异质空间六个基本特征的拓展阐发、对镜子隐喻的阐释以及乌托邦与异质空间的对比来揭示异质空间的内涵。 第二章中,笔者从社会与文学中的异质空间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笔者将异质空间与福柯著作《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中的诸多空间进行对比印证,互相阐释,为异质空间的阐释找到依据,同时也凸显异质空间在福柯整体理论中的架构作用和关键性价值。进而联系福柯的文学观,以与福柯同时期的法国新小说代表人物罗布·格里耶的《橡皮》为例,来阐释福柯的空间化文学观,而这种空间化的文学观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反主体的取向一脉相承,福柯正是在这种反主体的基础上来建构他的风格化生存美学。 最后一章,笔者总结了福柯异质空间理论的意义与局限,并尝试用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来阐发东北殖民铁路的空间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65.06
本文编号:2530641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65.0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馨元;摩洛哥小说《裸面包》中的“异托邦”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8年
2 邹敏敏;“异托邦”理论的建构—福柯的空间美学思想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3 李薇;网络小说叙事空间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4 孟庆雅;与社会的和解—福柯异质空间视角下解读《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5 尹晓倩;《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压制、反抗与绝望[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邢灿;福柯“异托邦”语境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解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朱贶;麦卡勒斯的南方异托邦世界[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30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3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