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之乡与心灵之乡的联姻——论自然文学中的心景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杜多罗夫;风燕;;“洪典—圣经与文学” 序言[J];法国研究;1986年03期
2 何焕群;;深刻的片面性——略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得失[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 李亚旭;教化与文学传统——从教化观念解读贺拉斯《诗艺》中的古典主义倾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王光碧;;刍议西方文学传统对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影响[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陆双祖;;论《浮士德》文本的狂欢化特色及其文学意蕴[J];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6 刘佳林;;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J];国外文学;2006年01期
7 魏莉;;加拿大英语诗歌:从“启门时代“到“联邦诗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蒲度戎;;叶芝的象征主义与文学传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7期
9 李艳红;刘慧;;走出边缘的“她”写作——探寻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传统[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伏飞雄;;个人才能与文学传统——卡夫卡文学风格渊源研究反思[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云波;;肖洛霍夫与俄罗斯文学传统[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端传妹;;《洛丽塔》:多棱镜下的人性[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拱玉书;;苏美尔文学中反映的文字起源观[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5 王斐;;华裔美国人的第三空间身份建构——金斯顿《引路人孙行者:他的即兴曲》的后殖民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苏娅 摄影记者 王晓东;在数学与文学精妙的两极[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文学博士 张清芳;阿根廷文学传统中的博尔赫斯[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文学博士 张清芳;纳博科夫小说中的俄罗斯文学传统[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张建华;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生[N];文艺报;2008年
5 周舒;希腊文学:中心而又边缘[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文学博士 张清芳;从罗马尼亚逃离到闻名欧洲[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吴元迈;重新审视9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思潮[N];文艺报;2006年
8 王炳根;向井去来的“落柿舍”[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杨武能;格林童话何以诞生在德国[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书评人 李红强;西德尼·谢尔顿:浪漫与欢乐的文学传统[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薇;V.S.奈保尔小说《抵达之谜》辩证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高兰;利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的重估[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焱;历史的痕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王晓英;走向完整的生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刘进;“权威”与“经验”之对话[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9 孙瑜;论阿达尔贝特·施蒂夫特中篇小说中的毕德迈尔特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李瑾;沙特文学家加齐·古赛伊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宏;重评伊迪丝·华顿[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陈香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女性哥特的继承与超越[D];兰州大学;2007年
3 李紫旭;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文化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识途;莎士比亚传奇剧与欧洲古典、中世纪文学传统[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杨晓文;“文学更新”理念在约翰·巴斯小说《假日》中的体现[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丹凤;“微”时代正在编织文学现象—微博文学[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7 郭新柳;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对哥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谭凯;继承与开拓——从新加坡华文作家的认同问题看当代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发展[D];西北大学;2004年
9 赵思奇;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姬赓;论狄兰·托马斯诗歌中的非理性主义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2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3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