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园园;;《五号屠场》与历史共舞[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2 陈茂华;;安克斯密特的历史主义更新论[J];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3 王茹花;张宝林;;新历史主义批评视野中的美国战争小说[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李明明;;历史与文本的巧妙结合——对多可托罗《进军》的新历史主义分析[J];名作欣赏;2011年23期
5 魏笑玲;陈惠良;;迷失的伦理与价值——《世界之都》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刘松;;南方世家的荣耀与危机——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7 鲁素琴;;元帅市长的风采——《陈毅市长》评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8 肖锦龙;;格林布拉特与新历史主义莎剧批评[J];文艺研究;2011年07期
9 杨旭;;网络互文性与新历史主义[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10 刘松;;知识分子的自我塑造与反抗——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顾婧;;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重新思考《反美阴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马相武;;历史写作中的“新历史”与“后现代”[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4 王政;;由葛林伯雷论及中国古代“文化诗学”[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5 杨颖;;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一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汤亚汀;;文化研究语境下的音乐人类学:兼论音乐人类学与音乐学的范式差异[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7 卢翎;;走进历史的深处——论杨显惠“夹边沟”系列小说[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8 陆贵山;;文学研究的综合与创新[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冯雷;;“佳期已过”的记录与慨叹——论王夫刚的诗[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安玉;;论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潮流[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东方;也说“新历史主义”[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贺绍俊 评论家;小说本无凡圣之分 好看就行[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黄昱宁;站在布克奖评委的对岸[N];东方早报;2010年
4 孙先科;当代文学历史话语的叙事策略与历史观[N];文艺报;2006年
5 傅书华;“文本的历史”与“历史的文本”[N];山西日报;2005年
6 杨根红;充溢着淳厚温情的乡土叙事[N];山西日报;2009年
7 作家 古耜;历史往往这样悖论演进[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王侃 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年代、历史和我们的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采访人 任志茜邋(商报记者 )受访人 史杰鹏(文学博士) 方麟 邃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史杰鹏:用小人物来了解真历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黄晓武;“帝国”是这样形成的[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仰智;应然存在的已然追问[D];河南大学;2004年
2 黄健;穿越传统的历史想象[D];浙江大学;2008年
3 刘永春;在后现代性的地平线上[D];山东大学;2005年
4 傅洁琳;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陈世丹;库尔特·冯内古特对现实世界与小说世界的解构与重构及其新历史主义倾向[D];厦门大学;2002年
6 张秀娟;断裂性问题与新历史主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谷红丽;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批评视角下诺曼·梅勒的作品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盖建平;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D];复旦大学;2010年
9 王春云;小说历史意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蒋青林;历史话语世界的精魂[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梓云;新历史主义—从中心到边缘的文化叙述与中国文学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慧;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大街》[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闵洁;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觉醒》的历史必然性[D];河北大学;2010年
4 陈澄;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庚敏;心灵的布鲁斯[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童业富;历史的另类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詹秀伟;对托马斯·品钦《葡萄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兰州大学;2010年
8 王艳;个人记忆中的历史[D];苏州大学;2005年
9 刘凤;别样多元的历史[D];郑州大学;2006年
10 李慧;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51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5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