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笔下亨利五世形象之辨析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漪;;《麦克白》的历史与过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2 何思源;;文艺复兴,叛逆的重生?——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形象的两重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3 杨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4 水文雯;;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上帝母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陈玉虹;刘洪泉;;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旋;;从叙事学角度看间离性的运用方法及作用——以哈姆莱特和乔峰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7 任会静;;解析《哈姆雷特》中的镜子意象[J];当代小说(下);2010年07期
8 刘澍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情境刍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庄新红;逄金一;;神话原型视阈下莎士比亚戏剧人物形象阐释[J];东岳论丛;2010年05期
10 尚睿;吕争;;《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人格解读[J];电影文学;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叶庄新;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矗;对话诗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雨;日本近世町人的生命悲歌[D];吉林大学;2009年
6 白利兵;柯勒律治莎评的有机美学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新亚;阐释爱情故事内涵的语言巨匠:莎士比亚《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刘继华;欢乐中的深刻: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朱莉雅;莎士比亚传奇剧中父女关系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范若恩;麻木的群氓文学流变视野中的《裘力斯·凯撒》群氓场景反思[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星亮;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权力问题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舒;《仲夏夜之梦》与《西厢记》戏剧情感表达手段之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伟;莎士比亚三部问题剧的不确定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婷;命运与悲剧:从古希腊到人文主义时代[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邓建波;莎剧《理查三世》及其电影之新历史主义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曾芳萍;卞之琳译《哈姆雷特》的风格传递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慧丹;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中话语标记“Well”的汉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冯军庆;[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毛寅;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颜晓霞;哈尔王子的两个世界:论《亨利四世》的双重性[D];苏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宁;;从亨利五世的形象塑造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J];文教资料;2008年23期
2 朱文振;;仿戏曲体译莎几个片段[J];外语教学;1981年03期
3 续枫林;;莎士比亚笔下的亨利五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4 袁凌燕;女人自己和女人眼中的“他们”——评析《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张薇;亨利五世形象新探[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6 袁凌燕;女人自己和女人眼中的“他们”——评析《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7 秦宏;从“亨利五世”看莎士比亚的帝王观[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宋向红;殊途同归的两个贵族──聂赫留朵夫与源氏形象之比较[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刘劲予;论摩诃摩耶及其悲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朱小刚;;蒙尘的天使——谈《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的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崔竞生;;论海丝特的自我实现及其超越[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程朝翔;;莎士比亚与战争[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梅;《哈利·波特》引起争议[N];文学报;2002年
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德国记者 邵建光;德作家新作惹争议[N];中华新闻报;2002年
3 龙钢华;“冰山型人物”[N];文艺报;2000年
4 朱世达;乔依斯笔下的女人形象[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金晓非;莎剧的三种电影面孔[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雷鸣;莎士比亚经典的现代话题[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首席记者 陈熙涵;韦勒贝克争议声中摘得“龚古尔”[N];文汇报;2010年
8 张哲俊;朝鲜古代文学中的中国文人[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冯倩 编译;《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修改版引争议[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马航飞;美国华裔文学:旧矛盾与新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关涛;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及文化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博文;亨利五世的成长[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晶;文化—交际无形的屏障[D];厦门大学;2007年
3 徐婧;东方主义观照下现代英美文本中的中国形象[D];西北大学;2009年
4 李芹;弗·纳博科夫及其小说《洛丽塔》[D];内蒙古大学;2006年
5 倪俭;试论《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女性神话原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许金善;《彩凤感别曲》与中国明清时期才子佳人小说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7 孟庆媛;阿赫玛托娃诗歌艺术解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红;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梅;中西方文学中的弃妇形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保龙;渴求尊严的“受害者”[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5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5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