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瓮”与布鲁克斯诗歌批评的悖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ichael Brooks;刘略昌;;13 Unsolved Scientific Puzzles[J];科技英语学习;2009年04期
2 王书亚;;救我们脱离凶恶[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4期
3 王强;;窥探时代的噩梦[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31期
4 张小平;;只与雄鹰共翱翔[J];思维与智慧;2011年06期
5 张飞明;;优雅的火焰[J];电影世界;2007年17期
6 王金娥;;2006年普利策小说奖得主布鲁克斯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02期
7 李嘉娜;;重审布鲁克斯的“反讽”批评[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8 ;卷首[J];创作评谭;2008年01期
9 周华;批评的身份——对90年代诗歌批评的一种审视[J];当代文坛;2001年05期
10 蒲度戎;;黑人女作家 格温德林·布鲁克斯[J];英语沙龙;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俊明;;时代木马上暧昧而眩晕的诗歌批评——检视新世纪以来诗歌批评的几个问题[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钱文亮;;道德归罪与阶级符咒:反思近年来的诗歌批评[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霍俊明;;诗歌伦理与深入当代[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4 龙扬志;;时间态度和文学见证——唐晓渡《今天是每一天》简评[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5 郭红卫;;威廉·彭尼·布鲁克斯和19世纪英国的文洛克奥林匹克运动会——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李润霞;伦丹;;2007年新诗纪事[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7 王国富;;论《巴尔塔斯画院》[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8 陈超;;有关“地震诗潮”的几点感想[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臧棣;;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沈奇;;个人、时代、与历史反思——答诗友胡亮问[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新一;布鲁克斯兄弟创新商务休闲装[N];中国服饰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唐见端;布鲁克斯轻松笑对“窃听”门[N];文汇报;2011年
3 记者 盛媛;窃听丑闻中的布鲁克斯:被自己的光芒灼伤[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霍俊明;当诗歌批评丧失公信力[N];文学报;2011年
5 霍俊明;“纯棉”的诗歌批评[N];文艺报;2011年
6 渐渐;火箭队三连胜结束夏季联赛 布鲁克斯从“最差”到“领袖”[N];中国体育报;2007年
7 高一飞;在极端情况下杀人是正当的吗?[N];检察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璐;大学生和“邻居们”之间那些恼人的纠纷[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张柠;当代诗歌批评及相关问题[N];文汇报;2006年
10 王丽莉;《马奇》:父亲的心路历程[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祥春;利维斯文学批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刘磊;朱彝尊诗学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刘和文;清人选清诗总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包澄章;阿卡德文艺批评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陈晨;梅鼎祚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李晓峰;叶燮《原诗》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志强;当代诗歌理论批评研究(1979-1999)[D];暨南大学;2009年
9 邱光华;方回诗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周少华;晚清民初诗歌批评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宁;“精致的瓮”与布鲁克斯诗歌批评的悖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魏冬峰;“90年代诗歌批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张治国;叶公超的诗歌批评[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文娟;明诗话中的汉魏晋诗歌批评[D];郑州大学;2011年
5 秘薇;洪亮吉诗歌创作及其诗歌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邓艳林;论纪昀的诗学观与诗歌批评[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文佳;白居易诗歌在南宋的传播与接受[D];广西大学;2007年
8 尚青青;解读格温朵琳·布鲁克斯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思彤;布鲁克斯情报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万建军;元稹诗歌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5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3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