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和惠特曼诗中的心理词汇组织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H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中;;预制语块与大学英语作文教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杜洪波;向晓红;;英语言语失误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He-She,His-Her”运用的个案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刘利平;;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卢凌;崇尚自然:梭罗《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汪精玲;图式理论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张辉;王俊凯;;“隐喻”在防止英语学习“石化”现象中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邓昊熙;;论信息处理模型下的外语写作教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郑娟;;记忆原理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海;;英、汉分类词典编纂刍议[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茜;;英语学习词典查阅的信息处理模式及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谢必伟;;小议外语听力理解中语言的心理表征[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黄燕梅;;Implications of Schema Theory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陈维红;;心理词库研究与类义词典编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海燕;;利用记忆心理学,,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佟乐泉;;儿童的言语习得和语言学习[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唐征征;地下商业空间声喜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瑞芹;英汉多义词“手”的认知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丽君;从图式理论角度研究同声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婷婷;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分析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祥瑞;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译者的跨文化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裴素华;从宗教的角度解读弗罗斯特诗中的困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雷宇;“美即是真,真即是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马靖;影响会议交替传译的主要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单军锋;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连贯研究及对读前教学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2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7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