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美国拓荒史在《皮裹腿故事集》中的再现

发布时间:2020-05-22 16:55
【摘要】: 美国西部开发是美国历史上人类征服自然的浪漫传奇。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的以西部拓荒为题材,以绰号叫“皮裹腿”的猎人纳蒂·邦波为中心人物的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正是对这一西部拓荒历史进程的最好诠释。 库伯是开创美国文学本土化的鼻祖,他的《皮裹腿故事集》包括《拓荒者》(1823)、《最后的莫希干人》(1826)、《大草原》(1827)、《探路人》(1840)和《杀鹿人》(1841)五部长篇小说。这五部小说主要描写了森林中的猎手“皮裹腿”纳蒂·邦波的一生,描绘了上下六十年间,从北方五大湖、东部纽约州到西部草原所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再现了美国拓荒历史,构成了美国社会早期发展的巨幅画卷。作者在故事集中所创造的主人公“皮裹腿”邦波,是个理想化的形象,他有正义感,慷慨大度,见义勇为,富于同情心,乐于自我牺牲;他心中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实质上,作者赋予邦波的正是热爱自由、坚持正义和勤劳勇敢的广大美国人民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在其著名的“边疆假说”理论中提出只有研究美国的西部,才能真正地理解美国历史。这一理论激发了人们从西部边疆小说中探寻美国西部拓荒的历史。 本文主要从美国西部开发,边疆意义以及《皮裹腿故事集》的创作背景和题材,英雄人物形象和它所诠释的拓荒精神等角度,解读《皮裹腿故事集》,旨在从文学的角度探讨美国拓荒史,并揭示其经久不衰的内在原因及现实意义。 论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主要介绍了库伯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皮裹腿故事集》,以及作品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一章介绍《皮裹腿故事集》的创作背景、故事梗概、美国西部开发以及著名美国历史学家特纳的边疆假设理论。 第二章介绍《皮裹腿故事集》所反映的美国西部拓荒史中的野蛮与文明、自然法则与社会法律、白人与印第安人、好与恶的冲突。 第三章通过对《皮裹腿故事集》中英雄形象的分析,阐述了美国拓荒精神以及对这种精神寻求的现实意义。 结论部分通过分析《皮裹腿故事集》所反映的历史与“皮裹腿”人物对美国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认为“皮裹腿”的故事既是一种历史的概括,也是一种社会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皮裹腿故事集》再现了美国拓荒者不畏艰辛,把边地不断西移的拓荒史;《皮裹腿故事集》是美国民族诞生和成长的经历的文学再现,即历史在文学中的再现。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永;论美国拓荒史在《皮裹腿故事集》中的再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6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76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2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