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三岛由纪夫小说美学探微

发布时间:2020-05-26 01:44
【摘要】:本文试图以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潮骚》、《春雪》、《爱的饥渴》等作品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性格、审美意识等的观照,剖析其作品中蕴涵的生死观、美学观的独特思想和艺术价值,考察其内在精神和艺术品质上对日本传统文化内在审美倾向的继承和变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姗;;日本文化与日本文学之解读[J];考试周刊;2011年45期

2 陈航直;;存在感与美感的倒错——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变态美学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宋会芳;;日本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评《多元视野下的日本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4 靳丛林;李明晖;;竹内好:凭藉鲁迅的文化反思[J];文学评论;2011年05期

5 高兴兰;;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2期

6 杨春;;中日诗歌交流与借鉴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单海英;;日本文化中的中国因素——以中国神话和日本神话的比较为中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8 张思宁;;日本文化多种模式的矛盾统一——读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有感[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9 张金凤;;《千与千寻》古老文化的追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名人名言[J];老年人;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梅佳;;阿波罗和菊花:从三岛由纪夫的近代能乐看东西方戏剧特点的结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叶宗敏;;俳句何以走向世界[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3 西川;;关于中日2006诗歌对话的一点感想[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日本版《广岛之恋》获三岛由纪夫奖[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李红强邋邃;松本清张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许金龙;心灵的天空[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石岩 实习生 张丽红;与日本神话发生中国关系[N];南方周末;2007年

5 王晓平;话说日本“诗经现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唐月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青春的总决算[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李德纯;美的涉猎[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叶渭渠 唐月梅;图文再现大师情愫[N];信息时报;2003年

9 蔡春华;民间故事中的日本[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记者 陈莉;日本作家立松和平来盘观光考察[N];盘锦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德高;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武汉大学;2005年

2 于桂玲;渡边淳一情爱文学论[D];吉林大学;2008年

3 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木村淳哉;中国明代四大小说在日本的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谭晶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宋琛;川端文学的精神分析阐发[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李伟萍;川端康成与日本传统美[D];山东大学;2007年

9 卢茂君;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关于《丰饶之海》和三岛由纪夫的死[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2 马惠;三岛由纪夫:被拒绝者的悲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姚亚美;论三岛由纪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邹园;表现、有机体、主体:三岛由纪夫的美学谱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潘玉芳;从《镜子之家》看三岛由纪夫的虚无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于秀华;论海明威与三岛由纪夫创作死亡主题的不同[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俞翔;矛盾的产物——再看《丰饶之海》和它的作家三岛由纪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余娇娜;日本文学中死亡意象的心理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付博;从《禁色》看三岛由纪夫的审美意识[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袁丽;三岛由纪夫小说美学探微[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81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81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a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