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反讽与象征:《红字》人物创作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0:50
【摘要】: 纳撒内尼·霍桑是浪漫主义时期美国最具天赋的小说和短篇故事作家。他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象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作为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深受三种思想的影响:清教主义,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这种矛盾形成了他对社会的怀疑态度,决定了他的写作风格并使他成为象征主义大师。他的主要作品反映了他的思想,体现了他的讽喻的创作手法和强烈的象征主义倾向。现在文学界研究霍桑的作品《红字》的文章很多,对其人物也从不同角度如从女权、宗教、心理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则打算从反讽和象征两方面来对红字人物的描写进行分析。小说《红字》中作者对每个主要人物都进行了细致微妙的描写,每个人物心理的变化都可从作者细腻的笔法突现出来。《红字》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异端而黑暗的世界,他们背负罪恶和过失却不能表达内心的苦楚。作者巧妙运用了诸多象征物,从有形的到无形的,特别是红A字的象征意义及其转化,将男女主人公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主人公间欲爱却不能的情感体验,从无言的,不能言的,难言的幸福、痛苦、自责与惶惑,到后来的不屈的对抗,表达得准确而生动。分析霍桑独特的象征主义有利于深刻理解主人公的深层次方面,分析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与内涵。从中可看出霍桑的一些写作手法,,以及他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揭露。该作品情感忧郁,色彩暗淡。他所描写的人物性格复杂,模糊不定。这种似乎充满矛盾的写法,真实地揭示了宗教及旧的伦理道德的偏执伪善,它摧残人的精神,压抑人的自然要求,并由此造成人们言行不符,表里不一的矛盾现象。通过主人公的善与美,批判了清教徒的丑与恶,鞭挞了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叶;;解析《红字》的多元象征手法[J];名作欣赏;2011年21期

2 雷彩珠;;真、善、美的化身——《红字》中白兰形象的深层剖析[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3 彭雪;;简析霍桑《红字》中珠儿的形象及其作用[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薛静;王庆光;;人性的复苏——解析霍桑《红字》的人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葛红;抗争——评析《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性格特征[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吴杨;;霍桑与《红字》中的爱[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5期

7 康晓蓉;;谁的红字,什么样的红字——重读霍桑的《红字》及其改编的电影[J];书屋;2014年04期

8 钟再强;;人性的救赎——霍桑《红字》的重要主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刘娟;;从《海关》看《红字》的创作技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7期

10 杨世艳;唐莹;;《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J];长城;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黄伟珍;;《红字》——人性与社会性之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湘齐;;《红字》:冲突的悲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阙诗涛;;《红字》前言创作的真实目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福明;;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红字》[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吴萍;;典雅流畅 神形兼俱——评析译林版《红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静;;认知隐喻视角下霍桑小说《红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8年年会暨“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7 崔竞生;;论海丝特的自我实现及其超越[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希;;迪默斯德尔的悲剧和基督教堂的衰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蒙雪琴;;《通天铁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之路之表征[A];外国语文论丛(第4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本刚;《红字》:一个遥远而忧伤的乡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不食人间烟火的传奇[N];文学报;2003年

3 祝朝伟;居然有这样翻译的“红字”[N];光明日报;2002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父与子”的本质并没有任何不同[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蒋承勇;生命的血色与人性的光辉[N];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杞金梅;人性的扭曲与复苏[N];云南经济日报;2013年

7 胡印斌;拒绝民工如厕的“红字”让城市蒙羞[N];中国青年报;2013年

8 杨靖;迪莉亚·培根:“霍桑最后的女主人公”[N];文艺报;2018年

9 杨靖;霍桑的使命感与科学观[N];文艺报;2016年

10 李保军;完美的讽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雄;反讽与象征:《红字》人物创作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常文革;透视灵魂深处的隐秘——《红字》的“心理罗曼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陈丽萍;霍桑《红字》中的双面人形象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4 戚桂敏;论《红字》中的视觉意象及其主题功能[D];山东大学;2007年

5 龚超;无尽的《红字》[D];苏州大学;2010年

6 黄诗海;《红字》:浪漫主义杰作[D];厦门大学;2008年

7 景小丽;霍桑《红字》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杜秀君;论那撒尼尔·霍桑《红字》中的象征[D];吉林大学;2004年

9 郎立;解码红A[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靖宇;冲突中的人物心理——霍桑在《红字》中的人物刻画技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82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82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7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