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玻璃动物园》的人性主题

发布时间:2020-06-19 02:25
【摘要】: 田纳西?威廉姆斯(1911—1983)是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也是美国南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剧作家。他所有的作品几乎都以南方为背景,但都尽可能的超越地域的限制而取得普遍性意义。《玻璃动物园》(1944)是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成名作,它在百老汇取得了成功并确立了威廉姆斯作为主要剧作家的地位。此剧讲述了圣?路易斯的一个引人入胜的家庭故事,这家人在大萧条的残酷现实中饱受折磨,痛苦的回忆常常困扰着他们。《玻璃动物园》被认为是美国戏剧创作潮流——发掘现实中逝去的希望——的原型。这种发掘源于作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感悟到一些道貌岸然的美国人内心异常的空虚和冷酷。 本文对人性、时代的精神和社会问题做了全面的剖析。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影响深远并探索人性根本的哲学思想,成为人性主题的切入点。西方哲学常常会表达出时代的精神,存在主义也是如此。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让-保罗?萨特和阿尔伯特?加缪提出了许多观点,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文艺以及社会和时代。“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荒谬的”、“他人就是地狱”、“自由”、以及“人生就是一场悲剧”的理论在文中都被用来分析人性、此剧的主题和社会时代背景。此外,《玻璃动物园》也是表现主义的经典作品。作为尤金?奥尼尔之后美国最伟大的表现主义戏剧大师,田纳西?威廉姆斯充分利用了表现主义的各种手法,恰恰是这些手法的运用直接使此剧成为伟大的作品。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构成。 引言简要介绍了作家的经历、创作环境及其同作品的联系、作品的风格、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正文分三章: 第一章包括六个部分,分别用存在主义理论阐述此剧。第一部分简介存在主义的起源和主要理论。第二部分基于“存在先于本质”的理论分析了剧中人物的生存危机。如果存在具有优先地位,那么,存在的过程和处境就对“本质”,即人性,具有巨大的影响。存在的过程和处境中的危机常常会导致人性的危机。第三部分阐述人物荒诞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并非与生俱来,人诞生于无意义、无目的。于是,世界对于人首先是荒诞的,而后人在其中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剧中的人物就是在一个荒诞的世界中寻找他们的意义和适当的生存方式。第四部分理论源于“他人就是地狱”,分析人物的孤独和隔绝的境况。“地狱”并非指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冲突,而是指精神冲突,这种冲突产生了孤独和隔绝。第五部分理论源于“自由”,分析剧中人物对自由的热望。绝对自由是存在主义人性理念的根本。自由的选择造就了人的本质,同时也带来了责任和烦恼,这些都是人自身要面对的。第六部分论述此剧的悲剧特色。 第二章分四部分论述剧中的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这些手法也正是舞台上表达戏剧主题的途径。第一部分简介表现主义的起源和主要理论。第二部分分析舞台布景、灯光、音乐以及剧中舞台设计对表现主题所起的重要作用。舞台的表现效果极大的依赖于剧外的手法和条件。布景、灯光、音乐的合理采用会帮助观众深入理解戏剧的主题,这种效果非常显著。第三部分论述剧中的象征。象征主义是表现主义戏剧常用的表现手法。舞台上的布景、灯光、和音乐总是有特定的含义,其中一些直接与主题相关联,对它们的分析有助于深化对主题的理解。第四部分概括剧中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所取得的整体效果。 第三章分三部分论述剧中表现出的人性危机和希望。第一部分表达了人性在危机中发展的信心。人性并非只是简单的善或恶,而是与自然、社会、精神特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部分阐述剧中人物灵魂中所蕴含的希望。存在主义最终陷入悲观主义,但我们仍然能从其理论以及此剧中发现希望,对我们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最后一部分与我们生活现实相联系。危机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人类有能力克服所有的困难走向光明的未来。 结论部分指出:危机中的人性最终将找到通向美好明天的道路,对《玻璃动物园》主题的分析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理念,我们文化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其他文化的成果。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宗福;;论杜甫诗歌的生态美学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孙媛;;骨子里的浪漫——试论杰克·伦敦性格中的浪漫主义情结[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小琪;;比较文学的主体间性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3 邱畅;;中国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误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霍晶晶;;剖析以“犀利哥”为典范的“哥”词族[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徐放鸣;王光利;;原生态诗学与艺术终结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7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晶晶;克莱门茨《大学比较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0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20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