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英若诚及其戏剧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1:02

  本文关键词:英若诚及其戏剧翻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相对而言,戏剧翻译研究的历史较短;由于戏剧文本和演出的复杂性,戏剧翻译研究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而且受传统翻译标准——“忠实于原文”的影响,戏剧翻译研究多以文学欣赏为目的,不但忽略了其舞台演出的终极特性,也忽略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翻译学者开始用公正全面的眼光看待翻译和译者。译者主体性得以彰显,译者是文化互动中的关键一环的地位得以确立。本文对英若诚及其戏剧翻译艺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能对译者主体性和戏剧翻译的研究有所贡献。 英若诚(1929—2003)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奇人奇才”,横跨演员、导演和翻译三界。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其表演艺术蜚声海内外,塑造了许多生动真实的舞台、银幕和荧屏上的人物形象。而作为翻译家,英若诚将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等5部西方戏剧介绍到中国,又把老舍的《茶馆》等3部中国戏剧传播到国外,深受中外观众的欢迎。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舞台生涯,总结出戏剧翻译要追求舞台的“语言直接效果”,注重戏剧语言的“口语化”,“动作性”、“性格化”和“简洁易懂”等特点,力求译文既忠实于原著,又符合目的观众的审美习惯。英若诚对中外戏剧交流功不可没,也为戏剧翻译作品树立典范。 然而,我国翻译界对英若诚的重视严重不够,《翻译名家研究》里找不到他的身影,《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里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仅有少数论文涉及到他:或以某种理论分析他的某部译作,或比较评析他的译文得失;还有若干评论纪念性的文章散见于报刊和网络上。鉴于此,本论文对英若诚进行较系统的论述分析,重点研究他作为戏剧翻译家的丰硕功绩,以期他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翻译领域得到应有的重视。 除了引言和结论部分,本论文主要包括四章。 引言从译者主体性和戏剧翻译在翻译界相对滞后的研究现状切入,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英若诚和戏剧翻译”以及研究意义,最后是本论文的整体结构。 第一章对戏剧、戏剧语言、中国戏剧翻译历史以及中外戏剧翻译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作为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戏剧具有表演艺术的特性;在中外翻译史上,戏剧翻译是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第二章详细论述了英若诚的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和卓越贡献。从本章可以看出,英若诚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型艺术家”、积极推进东西方戏剧交流的“文化大使”,又是一位独树一帜的戏剧翻译家。其深厚的演艺生涯造就了他独特而有效的戏剧翻译理念和原则。 根据“英若诚名剧译丛”的序言和前两章的论述,第三章对英若诚的戏剧翻译原则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英若诚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他的翻译策略,为了达到以舞台演出为目的“语言直接效果”,英若诚在翻译中突出了戏剧语言的“口语化”,“动作性”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时刻考虑戏剧演出中演员的需要和观众的期望。 第四章是具体的译例分析。为实现其翻译原则、英若诚运用各种灵活有效的翻译技巧来再现原剧的神韵和舞台效果。事实证明,他翻译的剧本是真正“适合演出”的剧本,是“演员上口”、“观众入耳”的剧本。 在结论部分,本文作者简要总结英若诚的突出成就和戏剧翻译原则,希望他的翻译经历和原则能对今后的戏剧译者有所裨益,也希望戏剧翻译以及译者主体性问题得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英若诚 戏剧 戏剧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 (in English)6-9
  • Abstract (in Chinese)9-11
  • Introduction11-15
  • Chapter One Drama Translation: An Overview15-22
  • 1.1 Drama and Dramatic Dialogue15-16
  • 1.2 Drama Translation in China16-17
  • 1.3 Studies of Drama Translation17-22
  • 1.3.1 Drama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17-19
  • 1.3.2 Drama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est19-22
  • Chapter Two Ying Ruocheng: Life and Achievements22-30
  • 2.1 Ying's Early Life and Education22-23
  • 2.2 Ying's Working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23-27
  • 2.2.1 Ying Ruocheng as an Actor23-24
  • 2.2.2 Ying Ruocheng as a Director24-25
  • 2.2.3 Ying Ruocheng as a Cross-cultural "Salesman"25-27
  • 2.2.4 Ying Ruocheng as a Translator27
  • 2.3 Unique Advantages, Unique Translation27-30
  • Chapter Three Ying's Principles of Drama Translation30-39
  • 3.1 Skopos Theory and Ying's Purpose30-31
  • 3.2 Stage-orientation and Ying's Concern31-34
  • 3.2.1 Concern for the Audience32-33
  • 3.2.2 Concern for the Actor33-34
  • 3.3 Ying's Strategies of Drama Translation34-39
  • 3.3.1 Colloquialism34-35
  • 3.3.2 Intelligibility35-36
  • 3.3.3 Performability36-37
  • 3.3.4 Individuality37-39
  • Chapter Four Actualization of Ying's Drama Translation Strategies39-64
  • 4.1 To Achieve Colloquialism39-45
  • 4.1.1 Incomplete Sentences40-42
  • 4.1.2 Simple Sentence Structures42-43
  • 4.1.3 Use of Dialects43-45
  • 4.2 To Achieve Intelligibility45-52
  • 4.2.1 Omission45-47
  • 4.2.2 Addition47-48
  • 4.2.3 Explication48-50
  • 4.2.4 Sound/Meaning Shift50-52
  • 4.3 To Achieve Performability52-61
  • 4.3.1 Speakability53-55
  • 4.3.2 Actability55-57
  • 4.3.3 Musicality57-61
  • 4.4 To Achieve Individuality61-64
  • Conclusion64-66
  • Works Cited66-69
  • Acknowledgements69-70
  • Publications70-7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湘婷;;合作原则与戏剧对白的理解与翻译[J];现代交际;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燕红;“神似说”指导下的舞台戏剧翻译策略[D];兰州大学;2010年

2 陈方方;格式塔美学观照下的戏剧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慧娟;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杨宪益、戴乃迭戏剧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晓晨;寻求最佳关联[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赵志敏;意识形态对英若诚戏剧翻译的影响[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6 黄俊利;从交际翻译理论对比分析《茶馆》的两个英译本[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英若诚及其戏剧翻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3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d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