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的著名诗人,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她则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她是阿克梅派中创作成果最丰富的诗人。她苦难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诗歌宣扬人的尊严、精神独立和个性自由。 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通过研读诗人的作品和有关诗人生平的资料,笔者深刻地体会到阿赫玛托娃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教徒,她的生活和创作处处都受到东正教思想的影响。在阿赫玛托娃的整个创作生涯中,东正教思想内容一直贯穿于诗人的创作中。在诗人的很多诗歌里,都渗透着诗人对东正教的信仰,从东正教的角度切入,可以为阿赫玛托娃的诗歌研究打开一片崭新的天地。在对阿赫玛托娃的诗歌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俄国文学评论家楚科夫斯基曾十分敏锐地指出诗人创作中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宗教性和小说性。在谈到诗人诗歌的宗教性特征时,他指出:“在俄罗斯如今已没有如此频繁地以上帝的名义来祈祷的诗人了。” 阿赫玛托娃借助自己的诗歌,始终向人们宣扬着一种理想的生存境界。诗人希望,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努力摒弃恶习,在心理沟通和相互热爱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人们能够实现自己内在心灵的和谐,达到基督式的理想化存在,过崭新的美好生活。但诗人的创作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致使许多拥护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分子无法接受阿赫玛托娃的“具有小资产阶级性质的”诗风,他们从诗人的诗歌中看不到一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引领年轻人走向新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从而导致诗人常遭严厉的批判,创作生涯一直充满艰辛,这与阿赫玛托娃本人的思想及宗教信仰的局限性是密切相关的。 本文试图在阿赫玛托娃诗歌研究中开辟一个新的研究路径——诗歌中东正教思想的渗透。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更加全面地揭示出诗人诗歌的丰富内涵。 笔者认为,能够最集中体现出阿赫玛托娃东正教思想的三个方面分别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中东正教思想的渊源、诗歌创作中东正教思想的表现及诗人在东正教意识下对爱情诗作的开拓。所以本论文主体拟从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阿赫玛托娃诗歌中所体现的东正教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柏叶;;诗的弥撒——浅议阿赫玛托娃诗歌中宗教性的表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黄玫;一个始末未明的爱情悲剧──浅析阿赫玛托娃抒情诗《诀别的歌》[J];俄语学习;1999年04期
3 邱静娟;阿赫玛托娃和她的诗歌创作[J];俄语学习;2003年01期
4 徐拯民;背负沉重十字架 深情眷恋俄罗斯——浅析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悲剧美[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赵建常;;俄罗斯文学与宗教文化[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吴静;略论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创作风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蒲惠民,孙晓音;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评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诗[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8 徐景益,宋玉静;“白银”的一枝靓丽玫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9 苑一博;圣像与圣像破坏运动[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3期
10 胡世雄;新鲜的语言 质朴的情感——从诗歌修改看阿赫玛托娃的语言艺术追求[J];外语学刊;200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洪英;俄罗斯文学中宗教文化意象的表达[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2 柏叶;“俄罗斯的萨福”——论阿赫玛托娃爱情诗的诗艺特征[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李玉华;中世纪西欧圣母崇拜的兴盛及原因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4 何桦;狭窄的文本空间 巨大的心理容量[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
2757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5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