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圣经文学批评史略
发布时间:2020-07-22 00:01
【摘要】: 西方圣经文学批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完善的学科,并积累下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其中许多成果对我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学界至今知之不多。本文意在简要勾勒西方圣经文学批评史的轮廓,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深入研究的线索。 全文分绪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绪言部分首先介绍了西方对圣经文学批评的重视,接下来回顾了国内这一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而确定了本文论题的意义和研究的着力点。最后,对圣经文学批评等概念进行了说明。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勾勒和评介圣经文学批评史的不同发展阶段。 第一部分,“西方圣经文学批评的开端——18世纪中期以前”。这一时期是圣经文学批评的萌芽期,文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语汇、语法、风格、作者、写作年代等的考察上,批评成果散见于神学等其他研究著作中。在这一时期末,诗歌研究方面出现了卓越的批评家洛斯,提出影响深远的平行体理论。 第二部分,“历史批评的繁荣——18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历史批评是圣经文学批评中发展得最为充分、成就最大的方法。这一部分以来源批评、形式批评、编修批评这三种最具代表性、时间上前后承接的方法为线索,分为三节进行梳理。每一节都介绍了相应的批评方法的主要特点、基本研究方法、重要的批评成果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对圣经文本形成历史的考察,研究的终极指向往往是宗教历史和神学。此外,这一部分还介绍了以摩尔顿为代表的一支文学批评的细流。 第三部分,“杂语的时代——20世纪中期以后”。介绍20世纪中期以后,各种新兴文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圣经批评的情况。这一时期的总体特点是,没有主流,多种方法并存,实践中倾向于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由于多数方法都尚未充分展开,因而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理论与方法的简单介绍和研究状况的总括性描述,很少有 代表性研究者及其著作的专门介绍。文章分六个小节,分别是:结构主义批评、 叙事学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及其它 一些方法。 第四部分,“圣经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西方这类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更好 地理解受圣经影响的文学。,本文对这类批评的梳理分两条线索进行:一是综合研 究的成果;二是研究圣经影响具体作家作品的成果,其中主要介绍圣经与莎士比 亚关系的研究成果。 结语部分总结了笔者对西方圣经文学批评史的总体印象,指出了不断变化的 圣经文学批评对开掘圣经的生命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再次强调了研究西方文 学批评对国内学术界的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109
本文编号:2765011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1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意青;简约、含蓄的《圣经》叙事艺术[J];外国文学;2001年01期
2 章智源;;《圣经叙事的艺术》述评[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梁工;跨文化视域中的圣经文学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梁工;中国圣经文学研究20年[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5 梁工;当代叙事学透镜中的福音书情节[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2765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6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