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勃朗特姐妹小说文体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12:45
【摘要】: 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焕发异彩的三位女作家。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里,她们各自创作出了蜚声文坛的小说作品。 本文主要运用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的理论,整合勃朗特三姐妹7部成熟的小说作品,首先从叙述模式、叙述者、叙述语言和视角诸方面综合分析小说在叙事角度和叙事模式上的异同特点。其次,从外部现实环境和内部个性气质等方面归纳总结出,导致她们小说文体特点迥异的主客观原因。 最后,以叙述学的研究角度为基础,将三姐妹的小说作品依次定义为封闭激情的家庭小说、开放激情的家庭小说和封闭温情的家庭小说。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国赋;;论中国古代小说命名的文体意义[J];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2期

2 特里·伊格尔顿;马修·博蒙特;贾洁;;批评家的任务——特里·伊格尔顿对话录·第四章政治/美学[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张静波;;勃朗特三姐妹的女性主义宗教人格[J];名作欣赏;2011年25期

4 孙董霞;;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志怪情结——兼论志怪、小说、历史之关系[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0年00期

5 刘贞;;威廉·戈尔丁小说《蝇王》的文体学解读[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王春林;;透视人性世界的扭曲与畸变——王松新世纪中篇小说读札[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贾苏军;;试论简·爱的叛逆性格[J];大家;2011年14期

8 李军均;曾垂超;;论宋代小说的雅俗之变及其文化精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董萍;刘媛媛;;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笔下的英伦风情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周新民;;《酥油》:草原传奇[J];文学教育(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保昌;;小说文体:在1985年及其以后[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甘智钢;;关于鲁迅小说文体的再思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学军;;新时期文学的艺术变革[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8.6)[C];2008年

4 刘绍信;;阿成小说叙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5 贺绍俊;;高原状态下的平庸和躁动——2005年中短篇小说评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6 杨光祖;;艰难的突围与挣扎——新世纪西北中短篇小说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1)[C];2007年

7 李今;;晚清语境中的鲁滨孙汉译——《大陆报》本《鲁滨孙飘流记》的革命化改写[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霍俊明;;“大河”文学“重读”的空间与可能[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9 何镇邦;;简论中国精神与抗震题材的长篇小说创新[A];“抗震文艺与中国精神”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平原;;清末民初小说理论概说[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凯;新时代农民的创业史[N];光明日报;2011年

2 邹平;关注文艺的“新工具革命”[N];文汇报;2002年

3 费yN;爱是永恒的家园[N];文艺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颜慧;以全新视角讲述红色往事[N];文艺报;2011年

5 田爽;秦巴子长篇小说《身体课》访谈录[N];文艺报;2011年

6 王夏萌(商报特约记者);外国悬疑作品风头正劲 本土悬疑小说如何发力[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7 杨扬;《暗示》:一次失败的文体实验[N];文汇报;2002年

8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翟泰丰;百花园里一奇葩[N];文艺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陆梅;为当下小说创作把脉[N];文学报;2003年

10 张学昕;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化[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静波;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宗教人格与创作:勃朗特姐妹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天梨;葛尔乐朝克图及其小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吴芸茜;与时间对峙[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才训;源远流长[D];山东大学;2006年

6 郭明;篇章范畴与小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王素霞;多语合弦:90年代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董小玉;暮色中的寻找[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蔚;勃朗特姐妹小说文体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智立;勃朗特姐妹小说创作异同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3 吴蔚;勃朗特姐妹作品中的暴风雨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兰;小说文体虚性叙述的艺术魅力[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清;论勃朗特姐妹爱情小说的独特视角与艺术风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美红;推开双重世界之门[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苗苗;融合的碎片美与结构美[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娅辉;论汪曾祺的小说文体观[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景龙;赋体文与小说文体之形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志军;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剖析《热爱孩子的男人》[D];西华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84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84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5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