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庞德的中国情结

发布时间:2020-08-26 02:21
【摘要】:庞德是 2 0世纪的一位伟大诗人 ,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 ,进而形成了他特殊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洪新;郑燕虹;;庞德与中国的情缘以及华人学者的庞德研究——庞德学术史研究[J];东吴学术;2011年03期

2 王元慧;;近三十年来国内庞德研究综述[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周江;;川端康成散文中的伊豆情结[J];语文学刊;2011年13期

4 钟雨纯;;庞德诗歌《在地铁站》与《四月》之意象比较赏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5 何转红;;塔特·休斯诗歌中的情结解读[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6 埃兹拉·庞德;张曙光;;诗章Ⅳ[J];北方文学;2006年07期

7 周桂君;刘建军;;异质的文化,不同的意象——意象主义诗学中意象的内涵及其本质[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8 张曙光;;弗罗斯特的林中路(上)[J];北方文学;2006年09期

9 杨松;;意象派简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10 张曙光;;罗伯特·洛厄尔与自白派诗歌(一)[J];北方文学;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邓经武;;20世纪初中西方诗歌的一次换位——论郭沫若与庞德[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2 杨洁敏;;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庞德诗作初探[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3 陈小艳;;透视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伯格[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袁晓军;董粤章;;《地铁站里》意象实现的认知诠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邱纪军;;意象派的诗学范式转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丹;;浅析《未选择的路》内涵的开放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7 祖晓梅;;哈代与上帝之死[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静;中国文化情结造就了庞德[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张剑;庞德与中国:“东方主义”和民族身份的建构[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西马;后现代之诗[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4 周燕华;看《少数派报告》 品迪克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王友贵;乔伊斯与中国碎片[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傅浩;二十世纪英语诗歌的采撷[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宁肯;乔伊斯与卡夫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冷霜(北大中文系博士);他在英国大地上[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傅浩;汉译乔伊斯诗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北岛 译 董帅;一次未完成的三人行[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2 侯素琴;埃里希·凯斯特纳早期少年小说情结和原型透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许平;品境——细读《神州集》[D];复旦大学;2006年

4 洪雪花;意象主义在东西方文学中的回返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5 刘淑梅;布宁创作中的庄园主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李海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蒙星宇;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暨南大学;2010年

8 田亚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莫里森小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庞德的中国情结[D];河北大学;2007年

2 梁素素;论中国文化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佑坝;庞德诗歌的美学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莺;庞德——中国原动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心莲;理解抑或误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婷婷;庞德儒家经典翻译的食人主义解读[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7 孙丽霞;艾兹拉.庞德与意象主义[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小艳;对中国古典诗歌在庞德的《华夏集》中的再生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巧玲;《我的安东尼娅》中的帝国主义情结[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郑晓风;唐人街:美国华裔作家的中国文化情结[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4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04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