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德莱塞小说中的城市书写

发布时间:2020-08-26 00:15
【摘要】: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杰出作家,他在创作中率先展示了工业化后美国城市生活的原生态,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城市小说的开拓者。本文运用文化批评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联系当时美国社会转型期的工业化、城市化背景和消费文化语境,来研究德莱塞小说中的城市书写。 除引言与结语之外,本论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探析作家聚焦城市的创作动因。分析了作家的生活体验和城市情结对他创作的影响,揭示作家城市书写的一般概况以及主体心灵棱镜折射下以芝加哥、纽约为代表的城市镜像。 第二章,着重以《嘉莉妹妹》为个案,深入分析德莱塞城市文本中人物活动的具体物质空间环境。指出作者不仅细致铺写城市空间的具体形态,而且使之成为遏制居住者社会认知的价值空间,同时,作者还充分强化城市空间功能,让城市空间参与了叙事。 第三章,揭示了异乡人在城市的漂泊境遇和心灵畸变,展示以嘉莉为主的城市外来者异质化生存状态,指出崇尚金钱、物欲横流的城市生活推进了他们人性的迷失与异化,这种异化正是德莱塞小说现代性特质的体现。 总之,德莱塞的城市书写表现了对工业化、欲望化的城市生存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工具理性的消费文化的怀疑,隐藏着深刻的现代性价值关怀。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悲剧[J];美文(下半月);2007年11期

2 官雪梅;;从《嘉莉妹妹》看“上帝之死”对德莱塞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S2期

3 刘洋;;“灰姑娘之梦”的幻灭——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自然主义情感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彭丹逵;德莱塞和他的《嘉莉妹妹》(英文)[J];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5 涂年根;;风中的竖琴——重新解读德莱塞笔下的《嘉莉妹妹》[J];沧桑;2007年04期

6 吕屹;重读自然主义与德莱塞的《嘉莉妹妹》[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史立英;张润;;19、20世纪转折时期的美国社会——读德莱塞的《嘉莉妹妹》[J];飞天;2010年10期

8 虞建华;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机械论哲学及道德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9 盛冬梅;;从《嘉莉妹妹》看工业社会的人性悲剧[J];作家;2011年02期

10 陈双莲;;繁华背后的虚伪与冷漠——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对美国城市文学的开拓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红;;“文献”小说——《嘉莉妹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余梅娴;;从妖妇到新女性——试析嘉莉形象之变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开红;;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幻灭——评嘉莉的道德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尾珍;;论《嘉莉妹妹》中的实用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崔秀兰;苑光辉;;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嘉莉形象新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红玉;;设计与现代性[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现代性和技术》[A];《科学与现代化》2008年第3期(总第036期)[C];2008年

8 艾伯特·马蒂内利;;全球现代化与多重现代性[A];《科学与现代化》2013年第3期(总第056期)[C];2013年

9 杨济亮;;现代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A];诚信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2013年

10 俞吾金;;坚持现代性:历史大错位中的价值选择[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齐宏伟 (南京师范大学);背向救渡,转身离去[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兰守亭;德莱塞:美国文学的《最后一位巨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程征;德莱塞:为美国照相的记者[N];中华新闻报;2005年

4 周力军;生活永远是美好的[N];中国审计报;2004年

5 刘波;现代性的想象[N];经济观察报;2015年

6 北京 鲍学群;现代性国家的构建制度[N];社会科学报;2019年

7 季进;现代性的想象[N];文汇报;2019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刘德中;推进党的现代性改革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9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 贵州省评论家协会理事 朱永富;地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遭际[N];贵州民族报;2019年

10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蔡斐;放足剪辫作为一种身体的现代性解放[N];深圳特区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明丽;美国文学发展驱动力中的新闻因素[D];吉林大学;2015年

2 薛彦波;漂浮的场所[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杨慧琼;新时期的漂泊叙事与现代性体验[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郑鹏;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马英;论法律的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海;艺术自律:现代性的美学话语[D];武汉大学;2012年

7 郑润良;反现代的现代性:“重写文学史”的歧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夏添;政府植入的现代性农业改造[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卢旭;教育的现代性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蒋小杰;列奥·施特劳斯的现代性理论探析[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江浩;论德莱塞小说中的城市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曹冬金;论消费文化语境下嘉莉妹妹的自我求索[D];厦门大学;2013年

3 景霞;论德莱塞的社会悲剧——《嘉莉妹妹》[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永辉;[D];郑州大学;2002年

5 孙建萍;《嘉莉妹妹》:文学伦理学与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双重解读[D];重庆大学;2008年

6 陈双莲;孤独的开拓者[D];吉林大学;2008年

7 张倩;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8 漆婉榕;嘉莉·米贝和她的美国梦[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丽丽;在漠然的世界中挣扎的男人和女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梁华;《嘉莉妹妹》中的实用主义[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4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04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f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