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亭亭家园叙述技巧解读:从《中国佬》到《孙行者》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烁锋;;文学与历史的交汇——解析《中国佬》的叙事策略[J];山花;2011年18期
2 魏文;;论《女勇士》书写中国的双重叙事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杜丽霞;;从弱女孩到女勇士:《女勇士》主人公充满中国特性的美国梦[J];社科纵横;2011年08期
4 张伟华;;同谋·颠覆·超越——东方主义视阈下的汤亭亭创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邹虹;;在第三空间书写中国故事:《中国佬》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6 颜碧洪;;“误读”的中国——论《女勇士》和《中国佬》中的中国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7 吴晓芸;;华裔文学悖论简析[J];作家;2011年16期
8 万丽华;;颠覆与重塑:《孙行者》中的华裔形象[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9 牟为姣;张卓;;论美国华裔作家的国家身份建构[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10 赵宏维;;文本内外的政治无意识——汤亭亭的《女勇士》及其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黄际英;魏艳辉;;华裔作家的尴尬:试析“赵汤论战”的文类之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索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3 ;索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柳泳夏;;“他者”华人的中国性(chineseness)想象——以旧金山华人文学为中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5 裴水妹;;木兰关公在美国 论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传统历史人物的运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刘智欢;;论《女勇士》中的东方主义[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梁文霞;;《女勇士》: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由“白虎山”中窥见一斑[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2008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来稿获奖论文[A];2009“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暨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选集[C];2009年
9 陈天然;;中国饮食文化的他者形象——评《华女阿五》和《女勇士》(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颖果;化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N];文艺报;2005年
2 杨春;汤亭亭拒绝美国评论家的“文化误读”[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张子清;汤亭亭:她的诗集像一本日记[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晋悦;汤亭亭:所有的老兵都痛恨战争[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刘建华;开创华裔和人类的未来[N];文艺报;2006年
6 徐颖果;汤亭亭中西方文学传统之再阐释[N];文艺报;2008年
7 蒲若茜;服从强势文化是危险的选择[N];文艺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2806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0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