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卡尔维诺后现代小说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0-09-11 11:42
   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被公认为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他终身致力于小说创新与理论探索,以其艺术的多变性而独树一帜。同时,他还在小说中不断实践他的“晶体结构”模式,“时间零”理论,展现了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同时,卡尔维诺对文学理论也怀有极大的兴趣和信心。作为“作家们的作家”,卡尔维诺正日益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兴趣与关注。 而在国内的卡尔维诺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其小说的形式作为研究中心,而对其内容作深入阐释的却寥寥无几。本人认为,在卡尔维诺的众多小说中,融入了作者对整个后现代社会的种种思索,其真正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本文主要考察卡尔维诺几部富有后现代特征的小说,着重从内容上做出阐释。由于后现代小说对社会的积极介入,其社会批判性也往往要比以往的文本更多,也更直接,更尖锐。而文学作为社会构成的一部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体现物,统治阶级一定会对这样批判性的作品做出一系列的动作。因此,本文还要探讨研究者只所以对此三缄其口的原因。 结合作品,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 首先,在后现代社会中,城市的功能日益加强,人类生活的集群性空前发达,而伴随这一现象所发生的种种弊端也一一显露,如整个系统的脆弱性,内部交流的停顿,以及群体思维的同一化等。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个体出现,个人却隐没不见。 其次,探讨后现代经济对人的控制,跨国公司对文化的渗透,通过对文化的控制并反过来以文化促经济、保政治的事实。 最后,探讨后现代政治对文化的可耻征用以及知识分子在后现代语境中集体失声的原因,主要以《寒冬夜行人》为文本研究基础。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将一个全面的卡尔维诺呈现在读者眼前,剥去他文本所附着的华丽形式外衣,说明他采取这些形式的目的所在,从而指出他首先应作为一个思想家得到大家的关注,并进而试图导出后现代小说对后现代社会的积极颠覆作用,指出统治阶级对后现代思潮的利用。最后得出结论:后现代小说借助独特的后现代文本形式对社会问题做出了直接的批判,戳穿了资产阶级的种种谎言,这些文字将借助全球化的信息传播对后现代社会构成冲击,而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产阶级在使用这一文化武器的过程中最终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力量。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5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锡英;;《看不见的城市》的“城市”形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2 韩亮;;通向“轻逸”的小径——从卡尔维诺看王小波的小说创作[J];当代小说(下);2011年06期

3 鲍逸烨;;从《帕洛马尔》谈后现代视角下的人类生存[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4 ;杏坛学人风采[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5 姚晓威;;后现代写作方式在《蜂蜜》中的应用[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丁华良;;“破碎的自我”——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人物的不确定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百晓妹;;西藏十八天:那些未曾参透的秘密[J];风景名胜;2011年07期

8 宋敏桢;;后现代的追寻困境——《拍卖第四十九批》的隐喻、戏仿和拼贴[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邹洪锦;;卡尔维诺与王小波小说的共同审美趣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连冰晶;;论托马斯·品钦《葡萄园》中神话的解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昂智慧;;幻想大师——卡尔维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薛海宁;;《白雪公主》——狂欢的世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卢娟;;铁轨上的独行自语——细读阿毛《火车到站》[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尔德;卡尔维诺:一位冷漠的旁观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阮一峰 评介;卡尔维诺主要作品[N];深圳商报;2001年

3 张倩侠;遇见卡尔维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晓岚;阅读卡尔维诺——在丛林中前进[N];深圳商报;2001年

5 阮一峰 译;卡尔维诺语录[N];深圳商报;2001年

6 周大新;卡尔维诺的启示(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7 唐建清;《V.》:后现代小说迷宫[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侯丽华;翻译家眼中的卡尔维诺[N];深圳商报;2001年

9 陈村;卡尔维诺的小说[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10 刘雯;《云图》:卡尔维诺的“镜像”[N];文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黎红;论卡尔维诺小说诗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林莉;论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的历史解读与文学话语[D];厦门大学;2008年

3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朱桃香;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慧;艾柯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卢红芳;卡罗尔·希尔兹小说叙述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张莉;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9 王p鷓

本文编号:2816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16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8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