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解构美国个人主义的宏大叙事:对《人性的污秽》的文化解读

发布时间:2020-09-15 21:43
   荣获各类奖项的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享誉中外文坛,但目前国内对他的作品的研究还不多见。为数不多的一些批评也主要是分析罗斯作品中的种族、性别和写作技巧。而我的论文主要讨论罗斯小说《人性的污秽》中对美国个人主义的解构这一不大被重视的主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界定了美国个人主义这一概念,继而重点分析小说《人性的污秽》中众多人物所遭受的个人主义的幻灭。本文由五部分构成,前言对个人主义进行理论界定,结语部分综述全文。 前言部分指出对《人性的污秽》中个人主义幻灭这一主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略谈位于美国文化核心的个人主义。本章追溯美国个人主义发展的历史,也选取众多提倡个人主义的学者中的三位代表: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 Emerson),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和乔治·凯笛(George Kateb),阐述他们各自的理论。 第二章主要分析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的个人主义的幻灭。科尔曼·希尔克和德芬妮·鲁斯是“美国梦”式个人主义的牺牲品;莱斯·法利则是普通美国爱国者个人主义的化身;甚至连体现在福妮雅·法利身上的“自我嫌恶”式的个人主义,也逃脱不了幻灭的悲剧。 第三章首先指出小说中的小角色也遭受了个人主义幻灭的煎熬,继而介绍了该部小说的创作背景,例如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而小说故事的发生地雅典娜学院就是整个美国的缩影。 结语将个人主义置于整个美国文学中看待,从而为个人主义寻求一个文学传统,进一步证明并强调个人主义的幻灭。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I712.0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思渝;一个自恋者—《人性的污点》中科曼·希尔克的心理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9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19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