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弥留之际》中道德的瓦解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I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蔓芳;;福克纳早期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适者生存”色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李文俊;;《喧哗与骚动》译余断想[J];读书;1985年03期
3 关颖雄;;论威廉·福克纳小说的神秘侦探情结[J];作家;2009年10期
4 爱德温·麦克唐威尔;梁赤民;;福克纳十四首爱情诗即将出版[J];世界文化;1986年02期
5 余华;;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J];上海文学;2005年03期
6 赵蔓芳;;论威廉·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中的决定论倾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李春晖;;探索进入《八月之光》世界的途径[J];世界文化;2010年08期
8 朱叶;道德与美的探索—《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主题与风格初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9 潘小松;;近十年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著述巡礼(续)[J];博览群书;2001年06期
10 黎明;威廉·福克纳的创作历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延;;自然主义在日本[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符征;;迈蒂的数学自然主义立场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郭法琦;;重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历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王姝彦;;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演变的自然主义特征(摘要)[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魏来;陈飞;;“中国左拉”缘何落寞?——试论李R既诵∷荡醋鞯娜笔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6 曲囡囡;马卓;;On the Task-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7 郭法琦;;古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蔡笑岳;苏静;;智力心理学研究的人性审视[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黄春燕;;一沙一世界——从《伊芙琳》看乔伊斯的写作特点[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10 戴茂堂;;超越自然主义的美学革命——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现象学解读[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文俊;关于《福克纳随笔》的随笔[N];文汇报;2008年
2 俊彦;自然主义思潮的全景式鸟瞰[N];光明日报;2004年
3 李欣 编译 ;英国自然主义花园[N];中国花卉报;2004年
4 赵玉嵘 (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走出自然主义的误区[N];文汇报;2000年
5 林虹;沈从文小说的自然主义倾向[N];文艺报;2007年
6 躲斋;自然主义理论的忠实实践[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彭鹏;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建筑艺术之两翼[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8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王易;自然主义 都市家居环境设计的新要求[N];中国纺织报;2008年
9 ;百万欧元购回乔伊斯6页手稿福克纳2页书信拍至近1.8万美元[N];文学报;2006年
10 童中贤;自然主义主导莫斯科城市绿化[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诚;鲁迅与自然主义[D];浙江大学;2005年
2 刘m 波;乱中求序—《喧哗与骚动》的文体特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3 王姝彦;当代心灵哲学视阈中的意向性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4 马婷婷;效用主义的争论与现状[D];浙江大学;2008年
5 董丽娟;狂欢化视域中的威廉·福克纳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6 李放放;自然情境中的决策认知机制及其对领导力培训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国枝;威廉·福克纳荒野旅行小说的原型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s
本文编号:2819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1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