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战后派”文学的实验性

发布时间:2020-09-21 15:31
   日本“战后派”文学是日本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自觉地 接受《近代文学》的理论指导,在创作实践中坚持文学的实验性。他们基于对社会、人生、文学的长期思考,不满足于传统的“私小说”和战后以无产阶级文学为主流的日本现代文学;要求创造出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强烈的思想性和西方现代风格的新文学。他们不仅从作品的内容上进行改革,突破传统的反映论的模式,注重审美价值趋向的多元性和社会性;在表现方法上,他们大胆地进行各种新的尝试,追求文学表现方法的实验性,重视艺术上的不断探求与创新,忠于古典的客观外界描写,还有批判地博采西方现代文学中的象征主义、存在主义、意识流等各种西方流派技法的所长,充实和发展传统的现实主义,为日本当代文学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本论旨在借助于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方法,以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为依据,运用实证主义的方法为主要的研究手段,探讨日本“战后派”文学的文学批评、艺术特征、表现方法等,以期获得对日本“战后派”文学的实验性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认识,以助于今后的学习与研究。 一、《近代文学》与“战后派”的文学批评 二战后,美国占领军在日本推行一系列民主化法令,在“关于言论及新闻出版自由”的法令鼓舞下,《近代文学》也应运而生。此刊以“确立近代的自我”的文学批评为先行,尊重人和自由,摆脱包括封建主义在内的意识形态的束缚,追求文学的真实性,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提倡艺术至上主义,迈出了“战后派”文学的第一步。 “战后派”不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是指“战后派”作家在战败的特定的环境下产生了某种内容与形式的新变革。从时间上看,往往被分为“第一战 WP=32 后派”和“第二战后派”。在思想内容方面,他们重视文学表现社会生活,对侵略战争以及战后的混乱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省和批判;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他们重视内在自我的表现,突破传统的局限,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文学方法。这批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人文观念、文学观念和文学的方法上都强烈地显示出“战后派”的特点:(一)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二)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三) 具有新颖的表现手法。 二、“战后派”文学的实验性 1、“战后派”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的邂逅 “战后派”的作家绝大多数都有很深的外国文学功底。野间宏对法国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产生兴趣,被法国的象征诗吸引到文学门内。中村真一郎对法国文学有很深造诣,战后首先提出了“与世界文学同步”的口号;安部公房受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极深,对超现实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解,自觉地确立了前卫派的目标……。他们所具有的这些外国文学素养,是“战后派”文学取得新突破的必要条件,也是他们摈弃传统,向本国传统文学提出挑战的自信心的基础。 2、“战后派”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的融合与同步 “战后派”主要作家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及外国文学作品的直接影响。 (1) 野间宏与象征主义 1886年, “象征主义”这个称谓首先在法国出现,这股文学思潮在1910—1925年间扩及欧美各国,世称“后象征主义”。象征中形象大于字面意义,要求体现本体的实质,英国杰出的“后期象征派诗人”艾略特在《荒原》中成功地创作出“荒原” 这个象征世界。以隐秘的神奇的图象,暗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方现实生活的特征:人们沉迷于贪婪狠毒、荒淫无耻的,丧失宗教信仰,精神陷于危机。荒原世界这个喻体就是当时西方世界的象征。在这个象征 WP=33 的图象中,诗人未具体的描述战后西方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的演化及发展的矛盾轨迹,但是,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去、却使人们联想到当时西方社会生活的荒瘠及精神的崩溃,强烈地感受到了当时那种现实生活的氛围、色彩、情绪和精神。象征主义者十分重视主体的认识作用和艺术想象的创造作用。象征主义者在题裁上侧重写个人的幻景和内心感受;在艺术方法上,强调用有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来表现。 野间宏(1916-1991)是日本“战后派”的佼佼者。他以处女作中篇小说《阴暗的图画》为“战后派”文学发出了第一声。小说《阴暗的图画》开篇便有象征诗的意境: 没有草,没有树,也没有果实!暴风雪荒凉地刮过。太阳被云遮着,暗淡无光,远方 起伏的山峦现出一抹抹焦土色,地平线昏沉沉的,到处都零星分布着一个个漏斗状的黑洞。洞口旁闪闪的光泽仿佛是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嘴,在一堆堆土馒头中间,将承受着拙劣和淫荡的反复抽动,就象软体动物的肌体,在大地上裂开几道缝隙,它使人联想到那里埋着几层没有大腿、只有性器官的奇怪的女人。 小说通过描写勃鲁盖尔的“阴暗的图画”所表现的人们在专制主义的统治下的痛苦的形象,不仅象征着主人公及其同伴们暗淡的青春,也暗喻着经过一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后的日本社会以及由此带来的一切灾难的日本国民的现实生活。同时还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军事法西斯的黑暗统治下迷惘、苦闷、痛楚和苦苦地“探求自我的完成”,隐喻地表露了从自我丧失到自我完成的挣扎 ,暴露了背后压迫着自我的沉重的社会桎梏,在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时,小说以明快平易的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I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若滢;;另类的“存在主义”——论《盗梦空间》中梦境与现实的关系[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2 任兰兰;;存在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洪梅;;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存在主义观[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陈睿;李倩;;从存在主义看《土拨鼠日》[J];电影评介;2011年14期

5 张晓蕊;;教育与人的生存状态——基于存在主义视野的解读[J];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6 邢营军;;解读《一场美国梦》中的现代生活的存在主义[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8期

7 刘振;;开启尘封的探寻——近百年中国近代科学小说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吴翊卿;贾莉萍;;变形世界中的自我——论《奇境》中主人公对自我的追求[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苏金珠;;直面惨淡的人生——从存在主义的视角解读《红王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张婧;程庆玉;;《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黑人女性的自我选择之路[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风;;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李乡浏;;略论船政文学[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3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汤铭;;局外人:一场伦理之辩[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莉;李抗;;西方心理学的人文主义研究模式[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董正春;;爱国学子的心志 普罗文学的先声——漫议毛泽东早期诗词(联)在近代文学史中的地位[A];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0年

8 金丹元;;深入思维层次比较中西艺术[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9 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10 许为勤;;别尔嘉耶夫哲学的内在超越及归宿[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学智;探寻存在主义在中国的“存在”轨迹[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吴小如;呼唤一部理想的“近代文学史”[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重温萨特[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吴小如;近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部分[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吴云;特立独行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N];光明日报;2005年

6 ;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7 编译 粟周熊;存在主义促使自杀者增多[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关爱河   ;历史学家的两种能力[N];光明日报;2005年

9 赵丹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成也忧愁,败也忧愁[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甘易;可称为逻辑存在主义的一种新哲学[N];中国邮政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霞;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D];复旦大学;2011年

2 关冰冰;日本近代文学的性质及成立[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琼;保罗·奥斯特的追寻: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4 陈连丰;艾丽丝·默多克哲理小说中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苗爱芳;分歧之辩: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D];苏州大学;2009年

6 张涛;诺曼·梅勒的存在主义及其前期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白玉华;三种视角分析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昊;中国域外题材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朱立立;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精神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丽;论“战后派”文学的实验性[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卫林;荒诞与异化:哈金《等待》和《自由生活》的存在主义主题探析[D];广东商学院;2011年

3 翁姗姗;《你好,忧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正锋;沈从文:存在的危机与生命的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波;存在主义人生哲学透析[D];延边大学;2004年

6 李恩宁;论《还乡》中主要人物克林和游苔莎的存在主义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小溪;论方方小说的存在主义意识[D];武汉大学;2005年

8 孟冬永;试论安部公房文学的求索意识[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龚梅;“愤怒的青年”派的创作思想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纯;在矛盾中重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3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23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f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