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中世纪法、俄两国英雄史诗中的英雄形象

发布时间:2020-09-26 21:07
   在欧洲各民族历史的早期,英雄史诗是一种十分普通和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它通过英雄形象的塑造,传达着人们对特定时代的理解。因此,对英雄史诗中的英雄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时代文化的异同与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于中世纪法、俄两国英雄史诗的研究,国内外大都集中在单部史诗上,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的尚付阙如。同时,对于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英雄史诗的发展历程,目前也缺乏系统、深入的梳理。 纵观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英雄史诗的发展,其英雄形象经历了从力量英雄走向道德英雄、从个人英雄走向集体英雄、从人性英雄走向神性英雄三方面的内涵转变;而横向比较中世纪法、俄两国的英雄史诗,其英雄形象在共性之上又各有差异,分别表现为法国的圣徒国王与基督徒骑士、俄国的团结抗敌的宗族大公与王公。深究英雄形象的成因,就宗教观而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英雄史诗是从多神教走向一神教,而中世纪法、俄两国英雄史诗则分别受到天主教教会和双重宗教观的影响;就国家观而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英雄史诗是从早期城邦国家观走向封建制国家观,而中世纪法、俄两国英雄史诗则分别受到神权政治观和宗族政治观的影响;就战争观而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英雄史诗是从经济战争观走向宗教战争观,而中世纪法、俄两国英雄史诗则分别受到宗教善恶战争观和民族保卫战争观的影响。在英雄形象的艺术塑造上,中世纪法、俄两国的艺术手法既有同又有异,其相异分别表现为悲剧性的渲染与夸张和迅速移动的时空观;而其艺术风格分别表现为庄严崇高的叙事风格和优美抒情的牧歌风格。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I512;I56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英雄形象的传承与流变
    1.1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英雄形象的内涵转变
        1.1.1 从力量英雄走向道德英雄
        1.1.2 从个人英雄走向集体英雄
        1.1.3 从人性英雄走向神性英雄
    1.2 中世纪法、俄两国英雄形象的个性特征
        1.2.1 圣徒国王与基督徒骑士
        1.2.2 团结抗敌的宗族大公与王公
第二章 英雄形象的成因
    2.1 宗教:英雄心头的深刻烙印
        2.1.1 从多神教走向一神教
        2.1.2 天主教教会与双重宗教观
    2.2 国家:凝聚英雄的精神内核
        2.2.1 从早期城邦国家观走向封建制国家观
        2.2.2 神权政治观与宗族政治观
    2.3 战争:造就英雄的广阔舞台
        2.3.1 从经济战争观走向宗教战争观
        2.3.2 宗教善恶战争观与民族保卫战争观
第三章 英雄形象的艺术塑造
    3.1 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
        3.1.1 艺术手法的相同特征
        3.1.2 艺术手法的各自特色
    3.2 艺术风格的有力衬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欣然;;浅议英雄神话的模式[J];群文天地;2011年09期

2 刘广远;张欢;;新世纪军旅题材影视剧中的英雄形象[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3 ;英雄史诗《格萨尔》[J];雪莲;2011年04期

4 蒋尧尧;;后谍战热时代的“谍战题材电视剧”文本叙事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侯腊一;;浅析《阿甘正传》及《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美国英雄形象[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匡瑚宗;;社会主义文艺呼唤英雄形象[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余宏超;;中国大陆电视剧英雄叙事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江格尔文化之江格尔在和布克赛尔[J];新疆人文地理;2011年04期

9 张劲盛;;远去的绝唱——科尔沁潮尔史诗说唱艺人布仁初古拉采访笔录[J];内蒙古艺术;2011年01期

10 范丽敏;;武松的形象、来源及社会学解读[J];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长和;;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歌剧《苍原》的音乐[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江鸟;;决不允许歪曲历史、玷污英雄形象[A];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3 王春荣;;英雄乐章的文化审美变奏——新时期文学“英雄主题”及其多种表述[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中祥;;哈萨克英雄史诗传承人研究[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5 孙瑾;;十年磨一剑 锋从谨严起——《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的价值探析[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6 高红梅;;蒙古民俗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7 吴军;;从雷锋到张思德[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8 角巴东珠;;略谈青海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研究[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尤海燕;;浅论宋江形象的悲剧性[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魏子晨;;国殇——一个未能出世的“李少春演剧学派”[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资深媒体人,搜狐网副总编辑 覃里雯;制造英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李磊;《江格尔》 回响在草原深处的英雄史诗[N];西部时报;2007年

3 罗四

本文编号:2827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27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9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