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关系的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8:19
   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他创造性地吸收了东亚,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戏剧理念,提出了"陌生化效果"的戏剧创作美学方法,打破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戏剧传统观念和传统创作手法。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戏剧,对布莱希特的戏剧实践有着深刻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而反过来,布莱希特也同样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和美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先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葛英;布莱希特与梅兰芳[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杰;;蝙蝠与香烟——“反幻觉”视域下的皮兰德娄与布莱希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汪子涵;;论演员在舞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能动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张金蕾;;论戏剧《思凡》“陌生化”手法的运用[J];长城;2012年04期

4 冯春园;;《蝴蝶君》中舞台表现形式的陌生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刘颖;;论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6 薛松;《四川好人》的陌生化编剧技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高音;旗语——在戏剧实验的20世纪80年代[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杜莹杰;;“陌生化”的诗学流变及其在文艺作品中的审美诉求[J];武陵学刊;2011年01期

9 潘洁;;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音乐的“间离性”[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龙珊珊;;“布莱希特”的尴尬[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节;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敬;变革与模仿:试论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审美创新及其社会意义(1978-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秀玉;生存体验的诗性超越[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晖;徐訏创作的审美距离探幽[D];暨南大学;2011年

7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8 孙淑芳;鲁迅小说与戏剧[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在没有人性的时代中追寻人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朱雪琴;试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陌生化”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3 郑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电影的女性主义解读[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史周宾;濮阳大弦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余子青;模仿说:从古代到后现代[D];南京大学;2011年

6 闵志荣;从“误读”走向创新[D];南京大学;2011年

7 马连花;困境与突围[D];暨南大学;2011年

8 武强;从卢卡奇布莱希特论争思考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严程莹;去形象化:从角色到表演者[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10 段荣华;残酷与暧昧[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君华;试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J];国外文学;1982年04期

2 胡学星;;布莱希特之“陌生化”与维索茨基的诗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刘颖;;论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4 彭卉;;试析叙事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悲剧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王世欣;试析《四川好人》中的陌生化效果[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陈祥明;布莱希特的现代戏剧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陈柏健;试论布莱希特诗歌的“间离效果”[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3期

8 冉东平;陌生的视角 理性的思辨——评布莱希特的《四川一好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卢炜;;辩证戏剧——为布莱希特戏剧正名[J];文艺研究;2008年05期

10 长海;布莱希特编剧技巧的总体特征[J];上海戏剧;200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长海;布莱希特与贝克特之后[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2 史节;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卢炜;从辩证到综合[D];苏州大学;2006年

4 殷瑜;布莱希特在中国:1949-200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刘秀杰;康拉德小说的陌生化诗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姜萌萌;幻象与现实·真实与虚假[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8 范煜辉;意识形态幻象的批判与超越[D];南开大学;2009年

9 张雅琳;从“间离效果”看品特戏剧中非现实的现实性[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薛晶;萨特戏剧的情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在没有人性的时代中追寻人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闵志荣;从“误读”走向创新[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璟;探布莱希特理论与中国文化间的相互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4 彭卉;试析布莱希特叙事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中的悲剧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舒文玲;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中的典型因素之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许齐良;试析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中的开放式结局与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理论之关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刘娅;布莱希特戏剧中的小人物形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申春春;布莱希特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莫詹坤;试论陌生化理论在现代英美戏剧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牛晓红;《宠儿》中的陌生化艺术[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4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54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