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日据末期台湾莎秧故事的文本演绎与跨地域传播

发布时间:2021-08-25 00:50
  1938年,台湾泰雅族少女莎秧在送应征入伍日本教师的路上,不幸坠桥身亡。1941至1945年间,莎秧故事被台湾总督、台湾与日本文艺界渐进地附加了"理蕃政策""志愿兵政策""妇女动员""民族融合"等多重意涵,最终被建构成殖民地台湾的典型人物形象,在日本殖民地文化圈产生相当广泛的影响。通过剖析台湾莎秧故事被打造成"援战样板"的过程,把握殖民当局操纵文艺界策应战争的模式;理解文学、电影生产与殖民政策宣传的密切关系,还原出日本在台湾和伪满洲国等地跨地域营造殖民文化圈的运作模式。莎秧故事的书写者有日本作家和电影人,有在台日本作者,也有台湾作者,由于殖民与被殖民、教育、人生阅历、世界观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差异,莎秧书写蕴含了多元言说的可能。 

【文章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从“志愿兵”到“大东亚共荣”
    (一) 莎秧故事与“志愿兵”制度的鼓吹
    (二) 莎秧故事的发酵与效力日本“东亚战争”
    (三) 莎秧故事对所谓“民族融合”的粉饰
二、电影《莎秧之钟》的文化利用与跨地域传播
    (一) 《莎秧之钟》的制作与“东亚共荣”表征
    (二) 殖民文宣范式的“大东亚”推广
    (三) 电影《莎秧之钟》的跨地域传播与影响
        1.“满洲”遥望台湾。
        2. 上海从悲情故事到艳情转译。
        3. 日本宣传“满映”女星李香兰。
三、日据末期台湾教科书中的莎秧故事与“大东亚战争”文宣
    (一) “国语课文”与“大东亚战争”版图
    (二) 《莎秧之钟》与战争的镜像效应
四、余论



本文编号:3361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361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a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