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投射 ——安徒生童话中的潜话语
发布时间:2022-08-02 18:34
安徒生童话富有自传性,它在潜话语的层面反映着安徒生的生活经历。根据安徒生生平中的爱情经历、艰难的成名过程、饱受误解和深感孤独的人生状态以及名利观的转变这四个方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去解读安徒生童话。从早期童话中的女性拯救到后期的爱情悲剧的变化中,我们能看到安徒生对爱情从希望到绝望的过程。而与追求爱情相关的“寻求公主”情节是安徒生童话中常见的结构模式,它象征着人生意义的找寻,也隐含着安徒生遭受挫折,追求价值的自身轨迹。运用这一模式的《豌豆上的公主》告诉我们,安徒生拥有一颗感受细微痛苦的纯洁心灵,他所肯定与追求的人生的意义也在于这颗心灵。本文还认为,安徒生是一个被社会误读的天才。他忍受着文学创作带来的各种痛苦,一直不曾被真正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一个冷遇中自恋的孤独安徒生,《影子》说出一个被荣耀所扭曲的孤僻安徒生。不过从《跳高者》、《一枚银毫》、《蓟的遭遇》中的寓意变化里,我们又很庆幸地看到安徒生从怀才不遇追求荣誉到淡薄名利返朴归真的转变过程。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关键词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爱情印迹: 从女性拯救到爱情悲剧的心理历程
三 人生意义的追寻: “寻求公主”童话模式的象征意蕴
1、“爱情”的终极意蕴
2、作者的自身投射
四 敏感痛苦的神经: 一粒豌豆的痛苦
五 冰冷现实中的双重人生
六、曲高和寡,回归本色
综述
结论
英文提要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安徒生的再认识[J]. 樊发稼. 中国图书评论. 2005(08)
[2]苦难深处的生命哲学[J]. 王泉根. 中国图书评论. 2005(08)
[3]经历世事艰难后的本色童心——矛盾中的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创作[J]. 孔凡飞.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4]《海的女儿》的多种解读可能[J]. 韦苇.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5]《丑小鸭》——安徒生以童话形式写的自传[J]. 尚钊.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5(05)
[6]爱在人间——读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J]. 卢坤甫.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04)
[7]论安徒生童话创作的悲剧心理[J]. 王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8]同一生命主体意识的回归[J]. 高红樱. 名作欣赏. 2002(06)
[9]对安徒生及其童话的再认识(下)[J]. 韦苇.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10]对安徒生及其童话的再认识(上)[J]. 韦苇.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本文编号:3669034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关键词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爱情印迹: 从女性拯救到爱情悲剧的心理历程
三 人生意义的追寻: “寻求公主”童话模式的象征意蕴
1、“爱情”的终极意蕴
2、作者的自身投射
四 敏感痛苦的神经: 一粒豌豆的痛苦
五 冰冷现实中的双重人生
六、曲高和寡,回归本色
综述
结论
英文提要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安徒生的再认识[J]. 樊发稼. 中国图书评论. 2005(08)
[2]苦难深处的生命哲学[J]. 王泉根. 中国图书评论. 2005(08)
[3]经历世事艰难后的本色童心——矛盾中的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创作[J]. 孔凡飞.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4]《海的女儿》的多种解读可能[J]. 韦苇.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5]《丑小鸭》——安徒生以童话形式写的自传[J]. 尚钊.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5(05)
[6]爱在人间——读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J]. 卢坤甫.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04)
[7]论安徒生童话创作的悲剧心理[J]. 王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8]同一生命主体意识的回归[J]. 高红樱. 名作欣赏. 2002(06)
[9]对安徒生及其童话的再认识(下)[J]. 韦苇.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10]对安徒生及其童话的再认识(上)[J]. 韦苇.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本文编号:3669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66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