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正反馈效应下的昆德拉热

发布时间:2024-10-15 20:24
  本文以“跨文化”为平台,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通过引入“正反馈”的概念,考察了中国的昆德拉热,探讨了昆德拉与中国知识界的关系。“跨文化”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支点,旨在通过展现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差异,来寻找二者间的契合点;“接受美学”则是比较文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考察外来文化对接受者的影响,审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审美差异。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品的思想不是由作者单方面确定的,而是要通过接受者的理解和接受之后才能确定,这种接受的过程与接受者的因素(如读者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紧密相连。据此,本文将着重考察昆德拉在中国接受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借考察昆德拉的接受过程,梳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与其他的外国作家在中国产生的影响相比,昆德拉在中国的影响更加特别,从作品研究的方面看,昆德拉的小说在中国得到了更多角度、多层次的阐释和解读,从为读者接受的方面看,昆德拉小说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更具振荡性,时效性也更强。这里的时效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昆德拉在中国的影响是不同的。鉴于这两点,对昆德拉的接受研究也就比对一般作家更加丰富,更具发掘性。 ...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正反馈的概念
    第一节 正反馈的定义
    第二节 正反馈的物质和社会文化基础
        2.1 正反馈的物质基础
        2.2 正反馈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三章 昆德拉在中国的正反馈过程
    第一节 正反馈过程的第一轮振荡——政治因素的发掘
        1.1 昆德拉本人的政治遭遇
        1.2 对小说政治主题的发掘
    第二节 正反馈过程的第二轮振荡——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转型
        2.1 海德格尔热对昆德拉热的正反馈
        2.2 巴赫金热对昆德拉热的正反馈
    第三节 正反馈过程的第三轮振荡——电影《布拉格之春》进入中国
        3.1 视听优势带来的感性认识
        3.2 文学名著阅读的折衷主义
    第四节 正反馈过程的第四轮振荡——昆哈之争
    第五节 正反馈过程的第五轮振荡——“还原昆德拉”带来的译介之热
        5.1 第五轮振荡简介
        5.2 大陆的昆德拉译介史
    第六节 正反馈过程的第六轮振荡——“小资”符号
        6.1 小资的定义
        6.2 小资对昆德拉的正反馈——文化符号
        6.3 小资对昆德拉的正反馈——物质符号
        6.4 小资符号的启示
第四章 结语
附录:港台的昆氏作品译介史
注释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07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4007955.html

上一篇: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魔鬼代言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