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兰朵》文本的演变及其文化根源
发布时间:2025-02-08 21:22
《图兰朵》是一个典型的跨文化文本,产生于西方、演变于西方、最终移植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源文本《一千零一日》、戈齐、席勒、普契尼的《图兰朵》和魏明伦的《中国公主杜兰朵》最具代表性。 在对《图兰朵》的源文本《一千零一日》的界定上,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东方说”和“西方说”。本文倾向于采纳“西方说”,并从历史环境、作者身份和文本解读三方面阐述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中西方文本在图兰朵形象的塑造上存在共性和差异,共性主要表现在图兰朵的外表塑造上,差异则表现在图兰朵的个性塑造上。在中西方文本中,出现了三类不同个性的图兰朵:任性却善良的图兰朵、冷酷凶残的图兰朵和真善美的图兰朵。 同时,中西方文本中的中国形象也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演变过程:从模糊不清到逐渐明晰、从令人向往到落后可怕、从臆想到真实。 在当今这个各民族文化大交汇的时代,用后殖民批评的方法分析《图兰朵》这样一个跨文化文本具有现实意义,文本所反映出的西方中心论、文化误读等问题将对我们思考如何实现文化多元化有所帮助。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图兰朵热"的思考
(二)、对《图兰朵》历史的追溯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难点
二、关于《图兰朵》源文本的说明
(一)、"东方说"和"西方说"
(二)、"西方说"的合理性
1、18世纪以前欧洲与中国的经济文化接触
2、拉克洛瓦的东方学者身份
3、对《一千零一日》的文本解读
三、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演变
(一)、外表美丽如一的图兰朵
(二)、个性迥异的图兰朵
1、任性却善良的图兰朵
2、冷酷凶残的图兰朵
3、真善美的杜兰朵
四、文本中中国形象的演变
(一)、从模糊不清到逐渐明晰
(二)、从令人向往到落后可怕
(三)、从臆想到真实
五、结语
(一)、文本演变中的"西方中心论"
(二)、文本演变中的文化误读
(三)、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化
参考资料
后记
本文编号:4032008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图兰朵热"的思考
(二)、对《图兰朵》历史的追溯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难点
二、关于《图兰朵》源文本的说明
(一)、"东方说"和"西方说"
(二)、"西方说"的合理性
1、18世纪以前欧洲与中国的经济文化接触
2、拉克洛瓦的东方学者身份
3、对《一千零一日》的文本解读
三、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演变
(一)、外表美丽如一的图兰朵
(二)、个性迥异的图兰朵
1、任性却善良的图兰朵
2、冷酷凶残的图兰朵
3、真善美的杜兰朵
四、文本中中国形象的演变
(一)、从模糊不清到逐渐明晰
(二)、从令人向往到落后可怕
(三)、从臆想到真实
五、结语
(一)、文本演变中的"西方中心论"
(二)、文本演变中的文化误读
(三)、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化
参考资料
后记
本文编号:4032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403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