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迷惘的一代”笔下的女性——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发布时间:2017-08-10 12:17

  本文关键词:“迷惘的一代”笔下的女性——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海明威 女性形象 凯瑟琳 玛格丽特 女性主义 男性视角 作品 女性视角 诺贝尔文学奖 新女性


【摘要】:正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所创作的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但是对于他的作品中的一些女性形象以及海明威对女性的观念和态度却是评论界一直在争论的问题。虽然海明威已经超越了男性视角去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与价值观念,但是这种思索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海明威自身所具备的矛盾的女性视角是在当时时代以及自身生活环境下形成的,反过来这样的女性观念也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
【作者单位】: 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关键词】海明威 女性形象 凯瑟琳 玛格丽特 女性主义 男性视角 作品 女性视角 诺贝尔文学奖 新女性
【分类号】:I712.06
【正文快照】: 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所创作的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但是对于他的作品中的一些女性形象以及海明威对女性的观念和态度却是评论界一直在争论的问题。虽然海明威已经超越了男性视角去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能维;;英雄典范——凯瑟琳·巴克利——《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形象解读[J];名作欣赏;2009年04期

2 袁欣;;海明威笔下的两性观例证[J];考试周刊;2010年11期

3 郑珊;;海明威的女性意识略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范能维;;论海明威笔下的新女性形象[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5 孙欣;;试析海明威作品中女性形象[J];作家;2008年18期

6 袁欣;;浅析海明威矛盾的女性观[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戚健;张爱军;;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心中的理想女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8 张敬;;作品与人生的纠结——也谈作家海明威的妇女观[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胡新颖;;浅议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10 吴定祥;黎裕华;;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福;;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汪介之;吴晓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3 林婉娇;;《暗夜行路》中的女性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婷;;《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丹[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苗秀楼;;惨淡人生:凯瑟琳与加布里埃尔之比较[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王爱武;;坂口安吾小说《满开的樱花林下》考察——“山贼”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7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成富;;法国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再认识[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李爱云;;女性话语·躯体写作·双性同体——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甘惠侨;;马奇四姐妹的美德成因浅析:论《小妇人》中的教育主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莉清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从文化物质主义角度解读海明威的创作主题[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赵秦;历史人物的心理分析(之四)[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洁尘;瓦莱丽与两个海明威[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王问生;“世界上最适合作家创作的城市”[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任井、凯梅;第10届海明威国际会议在意大利举行[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孙欣;海明威笔下女性形象的成因[N];吉林日报;2010年

7 朱晓剑;相约萨马拉[N];青岛日报;2006年

8 于凤川;古美共同保护海明威作品文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邹波 文;沉默的少数[N];经济观察报;2004年

10 温宪;太阳谷与海明威[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天中;空间视阈下的海明威老年角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3 于桂玲;渡边淳一情爱文学论[D];吉林大学;2008年

4 许原雪;纳博科夫小说中男性视阈下女性形象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卢国荣;二十世纪美国生态环境的文学观照[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庆勇;论亨利·米勒的小说艺术[D];南开大学;2010年

8 高天;中西古典文献中的战争叙事[D];复旦大学;2010年

9 邵珊;威尔逊的文学与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雪花;朝鲜朝闺阁汉诗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瑜芳;迷惘的一代[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俞骅;生与死——欧内斯特·海明威作品主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靳伟英;走出迷惘的迷雾[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晓辉;论海明威笔下的“硬汉”[D];吉林大学;2004年

5 赵若纯;海明威作品中的两性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马云飞;海明威《永别了, 武器》中的象征[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进军;海明威小说的语言特色新探[D];吉林大学;2004年

8 刘玲玲;解读海明威的非洲题材作品[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果;论海明威的女性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袁永菊;海明威的女性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50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50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